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危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HPV L1蛋白结构特征及其精确的抗原特性,在粘附宿主细胞、识别病毒受体、协助病毒DNA的入胞转运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患者宫颈损伤组织中L1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对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进行评估。本文将深刻思考HPV L1功能及其在感染机体并引发癌变的机制,以期更好的解读宫颈癌发病原理并最终应用于,强床治疗。  相似文献   
42.
疾病的哲学思考——坦然和平静地对待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人类无法改变与疾病共存的命运,本文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疾病的原因、疾病的话语、对待疾病的态度和利用疾病的契机五个方面来进行哲学追问和反思。以期使我们通过倾听身体的语言,来坦然、自然和平静地对待疾病;利用疾病的契机,获得身心的成长,使人类的生命在亘古的绵延中永远充盈着盎然的生机。  相似文献   
43.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4.
双加工理论认为熟悉性和回想是支持情景记忆的两种基本加工过程。一般认为熟悉性和回想都可以支持项目记忆,但只有回想能够支持联结记忆。然而,一体化假说提出,当刺激材料在学习阶段得到一体化编码,形成一个单一、整合的表征时,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记忆。以往研究主要利用实验材料的固有特征,或使用定义法、交互表象法来实现对刺激材料的一体化编码,然后通过配对联结再认范式或来源记忆范式验证一体化假说。神经成像研究发现,位于内侧颞叶的嗅周皮层能够支持编码阶段一体化表征的形成和基于熟悉性对一体化表征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缺陷、从功能神经网络的角度考察一体化加工的脑神经机制、并注重一体化编码策略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唐代时五台山高僧对佛教音乐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曲谱、歌辞和固定仪式,还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佛教音乐队伍。其特点是:法事仪式集体化,法式仪规程式化,词曲结合规范化,佛教歌曲专业化和艺术化了。  相似文献   
46.
信息流广告飞速发展的同时用户广告回避愈发普遍,然而传统广告回避结论无法平移到该情境。本研究基于用户动态的信息加工视角,试图探讨(1)动态信息加工状态下(收敛式vs发散式)产生广告屏蔽和广告跳过行为的内在机制;(2)采用归因引导重定向策略,挖掘用户屏蔽广告的“残留效应”所带来的信号价值;(3)采用广告凸显重定向策略,突破用户跳过广告的“学习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丰富现有理论的同时,为信息流广告的响应式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7.
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 个体在意愿上偏好即时利益和目标, 并且会做出许多非理性决策行为。在梳理自我损耗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基础上, 指出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和执行机制:一方面, 损耗使个体注意力更容易为即时利益所捕获, 进而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即降低个体关注未来的能力; 另一方面, 损耗导致个体缺少计划性和行为实施的执行力, 即降低个体坚守未来的能力。此外, 损耗对决策理性的影响存在个体和情境两个方面的重要边界。未来可结合眼动技术验证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 进一步探究潜在边界条件以及寻找助推理性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如何善用权力惠及于民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也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实践问题。以往学者主要关注组织情境中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 对积极作用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梳理组织中权力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文献, 发现责任感知在权力促进亲社会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掌权者在行使权力时会考虑自身需求、与他人的关系, 以及与组织的关系, 从而增强责任感知, 且不同路径会受个体层面、人际层面和组织层面的潜在因素影响。权力通过责任感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综合模型, 对组织以及掌权者如何善用权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9.
研究考察汉语普通话老年人前注意阶段声调感知状况, 探究是否存在领域特殊的老年化。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采用被动oddball范式诱发MMN回应, 控制领域一般性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和非语音音调诱发MMN强度衰减, 不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诱发MMN强度未衰退。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注意阶段, 在特定汉语普通话声调范畴知识加工能力上存在领域特殊的衰退, 而不涉及母语音位知识的声调的感知存在领域特殊的一定程度的保留, 这一保留与时间维度上补偿机制的调用有关。受补偿机制调节, 语言加工呈现出衰退或保留等不同的老年化进程。  相似文献   
50.
杜威认为义务和内在的自然倾向共同构成自我实现的内外条件,与欲望相联结构成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义务的内容由社会关系所规定,社会关系的情境维度决定了义务的准则不能依赖外在的先天法则。杜威由此认为康德的形式主义义务论无法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让纯粹形式的义务形成具体的义务意识,二是如何让纯粹的义务变成行动者的道德实践动力。杜威认为康德义务论的症结在于不信任真实的道德生活经验,试图以一种基于旁观者视角形成的“应当”来构建道德现实的“是”,杜威认为这是康德所继承的传统二元论在道德领域的运用而已。另外,对杜威义务立场存在两种质疑,一是如何让非理性者从社会关系中获取他的义务内容,二是脱离了反思视角如何形成义务意识。依据杜威整体性的义务观点,这两点质疑都不构成对杜威义务立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