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本规律,并且指导临床应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综合治疗,随着白血病细胞异质性研究的深入,将对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肿瘤的根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 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 结果发现, 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结果发现, 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的羞耻情绪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 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 感受到羞耻的个体, 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 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3.
肖雁 《中国哲学史》2007,(2):102-107
《诗经》“德”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确立了“德”作为一个哲学和伦理范畴所特有的形上义蕴,开启了一条从形上王国通向现实人生的道路。“柔”、“惠”、“直”、“恭”、“温”、“善”等诸多道德规范和道德条目的内涵开始向“德”渗透,德性思想和意识逐渐生成。“德音”、“德行”这些颇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概念的出现,则为“德”范畴在哲学和伦理向度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4.
医疗费用的水准及其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预测其变化趋势可能经历三个新阶段。因此,在宏观管理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政策取向:重效率轻收入、重效果轻价格、重科学管理轻粗放经营、重长远利益轻眼前利益。  相似文献   
175.
传染性哈欠可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实证证据还非常有限。研究收集了大学生和老年人两个年龄群体的传染性哈欠和自发性哈欠数据,测量了抑制控制和观点采择,同时采用问卷测查参与者睡眠状况等。结果发现:大学生表现出哈欠传染,但这种现象在老年人群体中不明显;传染性哈欠和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存在共变关系;相比传染性哈欠,自发性哈欠更多与一些基本的生理因素(如睡眠状况、警觉程度)相关。结果为从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两个层面探究传染性哈欠的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6.
以情绪安全感理论为依据考察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情绪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8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所有青少年被试中有自伤行为的比例占41.49%,青少年的自伤水平在年级、学校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些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2)父母冲突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伤水平,情绪不安全感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控制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对情绪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只有当控制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很低时,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自伤水平的中介作用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7.
袁登华  杨双  肖玫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337-1346
品牌不安全感是指消费者对某品牌存在潜在或现实威胁的主观感知和担忧。以往文献中, 与品牌不安全感有关的研究主要隐含在两个领域:一是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 二是以企业伦理责任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但这两个领域都尚未揭示消费者品牌不安全感的实质、心理表征、危害机制和预警功能等。品牌不安全感是消费者回避或拒绝某品牌的心理根源之一。因此基于产品伤害事件频发的事实和品牌心智理论, 有必要对品牌不安全感作系统研究, 具体探索品牌不安全感的本质内涵、导致品牌不安全感的威胁源、品牌不安全感的心理表征、危害机制、预防和化解策略、以及品牌心理安全管理理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8.
以452名青少年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独生家庭的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显著优于非独生家庭;独生与非独生家庭的父母冲突没有显著差异;(2)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母子亲密与母子冲突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父子亲密与父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母子亲密在父母冲突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没有差异,母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仅在独生子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母亲应尤其注意将父母冲突所带来的消极情感消化在夫妻系统内部。  相似文献   
179.
快速信任是适应临时性组织的速成性、短期性和任务复杂性特点而形成的新的信任研究方向, 其一反传统信任对个性、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关注而转向对认知、行为和角色的关注。利用快速信任能有效地管理临时性组织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和期望问题。在介绍快速信任的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 综述了影响快速信任形成的信任倾向、类别与原型和角色等因素, 并阐述了快速信任对团队及系统层面结果变量的影响。未来研究需对快速信任的情感成分、测量及维度划分、快速信任与领导的交互影响、快速信任下的不信任以及快速信任的动态发展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0.
以情绪性的类别图片为实验材料,使用改进后的简化联合再认范式,结合多项式加工树建模的统计手段,对28名老年人(67.95±4.70岁)和29名年轻人(22.60±2.74岁)情绪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行为层面,消极情绪增加年轻人和老年人的错误"记得",而积极情绪只增加老年人的错误"记得",老年人错误记忆的积极效应体现在更多地报告自己生动鲜明地"记得"未曾发生过的积极事件。在认知机制层面,虚假回想是导致老年人错误记忆出现积极效应的关键认知过程。相比年轻人,积极情绪会独特地增加老年人的虚假回想,进而增加错误"记得"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