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袁登华  杨双  肖玫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337-1346
品牌不安全感是指消费者对某品牌存在潜在或现实威胁的主观感知和担忧。以往文献中, 与品牌不安全感有关的研究主要隐含在两个领域:一是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 二是以企业伦理责任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但这两个领域都尚未揭示消费者品牌不安全感的实质、心理表征、危害机制和预警功能等。品牌不安全感是消费者回避或拒绝某品牌的心理根源之一。因此基于产品伤害事件频发的事实和品牌心智理论, 有必要对品牌不安全感作系统研究, 具体探索品牌不安全感的本质内涵、导致品牌不安全感的威胁源、品牌不安全感的心理表征、危害机制、预防和化解策略、以及品牌心理安全管理理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2.
李富洪  曹碧华  肖风  李红 《心理学报》2011,43(5):509-518
以往研究表明在视觉搜索任务中靶呈现的概率会显著影响搜索正确率, 尤其是在靶概率极小时, 漏报率极高。针对此现象存在截然不同的解释, 其中Wolfe等的“阈限”论最为盛行。本研究几个实验虽然验证了这一概率效应, 然而, 我们发现并不能将之归因于“阈限”变化, 相反, 这一效应的产生与抑制控制失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实验中, 如果要求被试按不同键对靶或非靶做出反应, 会因为非靶概率太高而产生优势反应, 导致漏报率较高; 相反, 当要求被试对靶进行计数或作标记时, 优势反应得到控制, 漏报率大幅度下降。另外, 本研究证明, 如果被试有较强控制优势反应的能力, 他们的搜索成绩也更好。这些结果说明, 抑制控制能力在靶概率较小的任务中会显著影响搜索正确率, 如果采用恰当的反应方式和招募有较强抑制控制能力的靶检测人员均能有效避免漏报错误。  相似文献   
153.
法兴禅师塔 位于五台山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前。法兴禅师,京洛人,7岁出家。精通《妙法莲华经》和《净名经》等。他志历名山,乐止林泉,遂隶名佛光寺,并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又塑佛菩萨像万尊,分置台山诸寺。他曾任五台山山门都纲。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 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 结果发现, 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结果发现, 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的羞耻情绪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 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 感受到羞耻的个体, 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 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5.
快速信任是适应临时性组织的速成性、短期性和任务复杂性特点而形成的新的信任研究方向, 其一反传统信任对个性、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关注而转向对认知、行为和角色的关注。利用快速信任能有效地管理临时性组织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和期望问题。在介绍快速信任的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 综述了影响快速信任形成的信任倾向、类别与原型和角色等因素, 并阐述了快速信任对团队及系统层面结果变量的影响。未来研究需对快速信任的情感成分、测量及维度划分、快速信任与领导的交互影响、快速信任下的不信任以及快速信任的动态发展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6.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颞顶联合区等脑区参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是认知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个体选择有效方式帮助别人。女性在共情时激活额下回等与情绪有关的脑区,而男性在共情时激活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有关的脑区,这为男女个体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应完善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脑区功能的解释,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病理学研究考察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57.
以情绪安全感理论为依据考察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情绪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8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所有青少年被试中有自伤行为的比例占41.49%,青少年的自伤水平在年级、学校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些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2)父母冲突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伤水平,情绪不安全感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控制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对情绪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只有当控制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很低时,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自伤水平的中介作用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8.
以452名青少年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独生家庭的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显著优于非独生家庭;独生与非独生家庭的父母冲突没有显著差异;(2)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母子亲密与母子冲突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父子亲密与父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母子亲密在父母冲突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没有差异,母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仅在独生子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母亲应尤其注意将父母冲突所带来的消极情感消化在夫妻系统内部。  相似文献   
159.
决策与推理的双加工理论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通过对两个加工系统的基本特点、区别点以及基本关系、推理错误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发现目前在该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两个加工系统的关键区别点不在于工作记忆有无绝对参与;(2)对于推理和决策错误的原因,不同的双加工理论给出了不一致的解释;(3)今后有待从情绪与推理决策的关系、影响等方面加深对推理与决策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0.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因常规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我们的调查显示,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本研究发现对这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