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62.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 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 (2) 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 (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后续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63.
肖承丽  刘传军 《心理学报》2014,46(9):1289-1300
学界传统上将空间更新定义为个体随着身体运动对其所处真实环境空间表征的自动更新过程,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还可以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实验1被试站在场景内学习物体空间位置之后, 保持学习朝向直线走到测试位置。其中, 0度组保持学习朝向站立, 180度组原地转动180度, 面对学习朝向的相反方向站立。两组被试均想象自己仍然站在学习位置, 面对学习朝向。然后被试旋转90度, 从3个想象朝向(记忆一致朝向、感觉运动一致朝向和不一致朝向)完成空间判断任务。结果发现0度组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 而180度组无此优势。实验2被试从学习空间移动到测试空间过程中被迷向, 其他条件与实验1的180度组相同。但是, 实验2被试在记忆一致朝向和感觉运动一致朝向的成绩均优于不一致朝向。结果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对在线空间表征进行想象平移或将离线记忆与空间更新系统相联结两种方式, 对想象环境进行空间更新。  相似文献   
264.
人类的非理性被经济学家Keynes视为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而情绪是非理性行为的背后推动力之一。那么情绪是否与股票市场波动有关, 甚至预测股市波动?首先, 笔者从心理和神经生理角度出发, 尝试解释决策主体情绪、社会情绪是如何影响个体金融决策的。其次, 笔者将情绪与股市关系研究大致划分为投资者情绪与社会情绪研究。投资者情绪研究主要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市场指标构建情绪指标; 而近年来的社会情绪研究, 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社会情绪研究, 为情绪与股市关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于情绪与股市的关系问题远未定论, 情绪影响股市的内在机制也有待未来研究继续深化。而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在情绪与股市关系这一研究领域中, 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65.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剂量传承的分析比较,探讨剂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6.
人类生育选择有以“善”为核心和以“正当”为核心的两类价值定位 ,因而 ,对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的理论解释 ,不能只是其中的任何一种思维路向 ,而应当是两种思维路向的合理整合。  相似文献   
267.
从有性生育到无性生育,这是人类生育方式的重大变革。无性生育是从细胞水平上对人类生育方式的干预。无性生育技术的出现及其实验,并不意味“人类的自然生育方式将要终结”,它只是有性生育的必要补充。无性生育技术的滥用和无性生育的泛滥有可能导致人类尊严的彻底丧失和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类明的倒退。对无性生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必须实施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68.
肖容  梁丹丹 《心理科学》2017,40(2):395-400
研究旨在考察5、6、7、8岁的汉语儿童在偏正、述宾和主谓三种复合词法意识上的发展状况。词法判断任务的结果发现:5岁组三种词法意识之间无显著差异;6岁和7岁组的偏正意识和述宾意识无显著差异,但均优于主谓意识;8岁组偏正意识优于述宾意识,且二者依然均优于主谓意识。以上结果表明汉语儿童的复合词法意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由强到弱呈现出偏正述宾主谓意识的词法结构效应,这种强弱趋势可能与词法独立性和句法独立性之间的冲突以及复合词的中心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69.
岳源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15,47(3):319-328
采用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 通过比较即时命名、延迟命名以及延迟命名与发音抑制任务的结合, 考察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在单词形式编码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应。与无关条件相比, 在包含音韵编码、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即时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缩短了图画命名时间,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促进效应; 在包含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的时间,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抑制效应; 在包含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和发音抑制结合的任务中, 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时间, 表现出音段抑制效应。结果表明, 音节和音段的促进效应发生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阶段, 音节和音段的抑制效应可能发生在语音编码或者发音阶段。效果量(Cohen d)的分析表明音节的促进效应强, 而音段的促进效应弱, 音节是音韵编码过程的合适单元, 为合适单元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与音节相比, 音段在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效应量较大, 表明音段在运动执行过程中可能起了相对重要的作用, 支持了口语产生中词汇表征准备阶段与运动阶段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0.
重复知盲现象自被发现至今已走过四分之一世纪, 这期间重复知盲的产生机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并有标记个体化理论、类型节点不应期理论、竞争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和建构/归因理论等多种理论解释。大量研究证明, 重复知盲是一种视知觉失败现象, 但也有研究认为它是一种记忆失败现象。很多研究还发现, 重复知盲不仅受到呈现时间和间隔刺激个数的限制, 还受到实验材料的性质、刺激的空间位置及人们的反应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ERP和fMRI等技术的利用, 从更深层次揭示了重复知盲产生的脑机制。同时, 重复知盲也作为一种实验范式应用于视觉加工领域的研究中。目前关于重复知盲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