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糖尿病学家在胰腺及胰岛细胞移植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的两大制约因素是可供移植的胰腺来源少且诱发受体免疫排斥反应而需应用免疫抑制剂。胰岛细胞制备、纯化技术以及免疫隔离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大制约因素,人们期待胰岛干细胞技术及其相关的基因技术的深入将这一技术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24.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自陈量表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8,40(5):593-603
通过对前期系列研究结果的梳理,建构出了涉及个人自立与人际自立两个方面共10种特质的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根据理论构想,在5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并对1723个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将有效被试划分为两个样本分别进行了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根据有关结果确定了量表项目。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都检验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特点与维度含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青少年父母监控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年级中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控制、沟通和搜寻),以探讨我国青少年父母监控的现状。经过(2)卡方检验、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母亲在家庭里是青少年的主要监控者:母亲监控的客观水平高于父亲,并且母亲使用三种监控手段的情况均多于父亲;(2)女孩受到的父母监控超过男孩:母亲对女孩的客观监控水平高于男孩,并且母亲对女孩更多使用沟通手段;父母对女孩使用控制手段的情况超过男孩;(3)父母监控的年级差异并不明显,只有父母对初一学生会更多使用沟通手段;(4)父母对沟通手段和控制手段的使用都与客观监控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主观监控水平呈负相关,而搜寻手段使用与监控水平之间的关系则跟沟通、控制手段相反;沟通手段对客观监控水平的正向预测力最强,搜寻手段对主观监控水平的正向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26.
以医疗团队模式下医护关系的构建为切入点,从传统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团队规范和沟通方式方面分析了当前医护关系中存在的医护角色模糊、互动协调不足、地位不平等的原因,并从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医护管理方式、强化医护沟通和明确医护责权方面探讨了医护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 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 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 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 在结构上, 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 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 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 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 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 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 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 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 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 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 在实践策略上, 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28.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型强调在不利父母养育条件下,具有"风险"气质特质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而对"弹性"气质的儿童影响不大。差别易感模型则认为儿童"易感"的气质特质在良好的抚养条件下表现得"更好",而在不利的抚养环境中表现得"更差"。围绕三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细分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从气质与积极养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养育过程中父母角色分工的差异,以及气质与养育方式动态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指出了将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9.
已有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证明了负相容效应的存在,但目前对于负相容效应的产生是否依赖于掩蔽刺激还存在激烈的争议。实验共32名大学生被试,采用12个选自汉语情感词语系统的汉字词语为材料,在显示屏刷新率为70HZ的无掩蔽启动范式下操纵启动与目标的时间间隔,让被试对目标词语的效价做出按键反应,记录被试对目标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本研究试图基于该时间进程下负相容效应发生的关键点来研究上述争议。结果发现:(1)无掩蔽范式下也存在负相容效应;(2)刺激呈现方式不同相容效应也不同。这表明负相容效应的产生并不依赖于掩蔽的呈现,且刺激的呈现方式对该效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0.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