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12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investigating young driving learners’ intention to use a handheld or hands-free mobile phone when driving. A sample of 164 young driving learner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which measured people’s intentions to use mobile phone while driving in handheld condition or hands-free condition, along with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he behavior, subjective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s revealed that the TPB was able to explain 43% and 48% variance in hands-free mobile phone use intention and handheld mobile phone use intention, respectively, with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emerging 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In addition, TPB components, usage frequency and perceived risk were more dependent on gender than age. These results have sever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interventions should emphasize on the risk of hands-free mobile phone use when driving for young drivers, especially for young male drivers.  相似文献   
932.
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完美主义进行了测验研究,同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内隐完美主义与外显完美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内隐完美主义效应是存在的,个体无意识中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2)内隐完美主义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3)内隐完美主义和外显完美主义是相对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933.
企业新员工期望的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以往多数研究仅考虑新员工情景期望的不足,本研究同时考虑情景期望和角色表现期望.建立<新员工期望问卷>,并考察了新员工期望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员工期望包含四个平行的组成部分:企业期望(包括企业发展和企业回报)、团队期望(包括团队人际关系和团队领导力)、工作期单(包括工作舒服、回报和责任)和自我角色表现期望(包括工作角色、职业角色、团队角色、企业角色和创新角色).②<新员工期望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③不同内容的新员工期望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新员工期望与适应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4.
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间的关系,对74名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并要求其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及学业成败归因量表(MMCS).统计分析表明: (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 (2)当学业成功时,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自己的能力,而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努力、情境和运气; (3)当学业失败时,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于情境,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为个人能力不足;同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为情境和运气,而外显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为个人努力不够.  相似文献   
935.
基督教义中有关“成圣”的思想及其方法是指导基督徒意识形态的基本要素。“成圣”与终极关怀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新旧约圣经有关成圣的内容及多位有重要影响的神学家的观点,从而总结出基督教成圣的思想及成圣方法,继而找出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关怀(成圣)的路向。  相似文献   
936.
空间图式加工促进方向性时间表述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念阳  徐凝婷  张琰 《心理科学》2007,30(4):853-856
时间表征是否具有空间方向性?本研究通过考察66名研究生时间表述实时加工中的空间引导效应来回答这个问题。实验一表明:空间垂直方向性图式促进被试加工含有空间词汇的时间表述;实验二表明:两种空间方向性图式,即水平方向性图式和垂直方向性图式,都促进被试加工含有纯时问词汇的时间表述。实验结果证实了时间表征具有空间方向性,并为“抽象思维以感知一动觉经验为基础”这一论点提供心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937.
Wu Kuang-ming 《Dao》2007,6(3):263-279
Among the four reading-levels, the textual and exegetical levels of Zhuangzi’s Hundun-story are problem-free, and so we focus expository-wise on its conspicuous hospitality (not fighting as other myths) with nine implications. Then, hermeneutically, we see Hundun instructing us against clarity toward unclarity—cosmological, self-composing, cognitive, and communal—of kindly humus, in cosmic confusion, sleep and idleness, mist and pond-dragonfly, and non-ruling people-sovereignty. Pan-hospitality is our Emperor Hundun’s non-arbitrary imperative to nurture life.  相似文献   
938.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的空间再定向指的是迷失方向的儿童在空间中重新确定自己方位并找回被藏物体的能力。儿童的这一能力与某些低等哺乳动物(如大鼠)相似,都只能利用空间环境所构成的几何信息,不能利用非几何信息来再定向。几何模块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儿童与低等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里存在几何模块。然而,众多研究对这种简单化的观点提出了异议。针对这些异议,几何模块论又进行了新的修订  相似文献   
939.
杜伟宇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7,30(1):247-249,223
概念改变是科学学习和教学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有些错误概念难于转变,本文从本体类别的观点出发,阐释了错误概念难于改变的原因,进而细致地分析了力的概念,以支持本体类别的观点,最后提出跨本体类别间概念改变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40.
从孟子的“四维”人格理论出发,分析贫困生人格的负性特征,探寻人格建构途径,试图为贫困生的人格培植与修复提供一条内在心性路向的人格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