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5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心算活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算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心算活动具有明显的问题大小效应,其加工过程与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存在密切关系。此外,对心算的加工机制进行跨学科(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心算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2.
心算加工年老化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72名20-79岁成人为被试对心算加工的年老化过程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任务为连续减法心算,依难度分为5种:1000-1、1000-3、1000-7、1000-13及1000-17。结果表明,年龄与心算难度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且随着年龄增加,不同难度心算效率均以幂函数形式降低。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发现心算加工年老化过程存在两个中介作用因子,即速度因子和非速度因子,且速度因子对非速度因子存在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3.
颜色知觉恒常理论的回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早期颜色恒常理论、系数理论、计算理论和 Octant模型作了简要回顾 ,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对影响颜色恒常性机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知觉经验、记忆、认知决策等高级意识活动对颜色恒常知觉的作用 ,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描述颜色恒常知觉过程的一般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134.
伪医学国际化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医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功利思想的驱动、职业道德的沦丧,使传播者见利忘义;医学水平的局限、本能的求生意识诱发了人们求助伪医学的侥幸心理;医巫同源的影响、伪医学的心理调控作用模糊了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贫困者对现代医疗费用的畏惧、富有者对健康长寿的奢望为伪医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伪医学拥有了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5.
现代解剖学的涵义已大大延伸了,许多边缘学科,其地位仍然是重要的。无论从微观上或宏观看,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活体水平上的研究应是人体解剖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要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作指导。  相似文献   
136.
人体系统非优性的进化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进化论的角度论述了人体系统非优性的成因,说明了生物竿化在人体系统中保留下大量的时空沉迹,其形式与特征表现为层次套叠,多元集合,转化退化。从而成为新与旧,高级与低级,复杂与简单,一句话就是优 与非优相互缠绕,相互作用,互补关联的协同统一性,而疾病的发生则是这种辩证统一的失调或破坏。  相似文献   
137.
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武欣  张厚粲 《心理科学》1999,22(4):293-297
本文介绍了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并使用斯腾伯格所编制的思维风格问卷对大学生的思维风格进行了测量,比较了思维风格在性别、文理科、地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得出了中国大学生在思维风格方面的一些特点;研究了思维风格与一般智力的关系,发现思维风格与智力相关很低,说明思维风格是一种独立于智力的特质;同时对思维风格量表的信、效度及量表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8.
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正 《心理科学》1999,22(3):209-212
本研究以工商企业人事选拔工作中参与实际测评的成人被试为研究对象,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中国成人人格的内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所获取得主要特质因素与大五人格理论模型的关系和差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9.
This 1‐year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SCO) and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ample of Grades 7 and 8 students (N = 336, initial M age = 14.08 years) in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elf‐reports, peer assessments and school records. It was found that early SCO positively contributed to later academic achievement. Moreov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early SCO and later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were moderated by the initial status of adolescents. Specifically, SCO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ompetence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initially competent and well‐adjusted adolescents, but the pattern of the associations was opposite in initially incompetent and poorly adjusted adolesc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reas SCO may contribute directly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its contributions to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might depend on adolescents' initial status in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4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ushan county (N = 315) were assessed 6 months after the Yaan earthquake using a trauma severity questionnaire, a posttraumatic fear questionnaire, a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and a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osttraumatic fear and social 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severity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ttraumatic fear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severity and PTG, and social support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fear and PTG.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rauma severity could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TG in a direct way or in an indirect way through posttraumatic fear. Moreover, posttraumatic fear had a positive relation to PT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social support level, whereas the relation was non‐significant when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was low. Thes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s after trau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