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3 毫秒
981.
本实验探讨了对置于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圆中的刺激点所进行的1点定位、2点定位、3点定位,并比较了在定位有框架和定位无框架时的情况。结果发现:(1)在刺激呈现时间为100ms和300ms时.在3种定位任务中,当定位有框架时被试定位的绝对误差均小于定位无框架的。(2)在两种呈现时间下被试在3种定位任务中的绝对误差均处于同一水平,表现出现了视觉定位中的结构效应,并且几个不同的框架没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结构化面试中的评分一致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面试由于其直观、灵活的方式及良好的效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机构的人员招聘与录用中。但在多个评分员对一个应试者的面试中 ,评分员间的评分一致性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央国家机关某部二组评分员对应试者的评分为研究对象 ,对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结构化面试中的评分员评分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1 .从总体上看 ,两组评分员的成员间在对应聘同一职位的不同应试者的评分在评分标准上是基本一致的 ;2 .不同的评分维度 (测评要素 )对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有不同的影响 ;3 .应试者在面试时的表现也会影响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 ;4.评分员有关面试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对评分一致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3.
The facilitative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echolalia on teaching receptive nam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was assessed. In Experiment 1, echoing the requested character name prior to the receptive naming task facilitated matching a character to its name. In addition, task performance was consistently maintained only when echolalia preceded the receptive manual response. Positive results from generalization tests suggested that learned responses occurred across various novel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 2,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ask difficulty and speed of acquisition. All 3 participants achieved 100% correct responding in training, but learning less discriminable characters took more trials than learning more discriminable characters. These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incorporating echolalia as an educational tool within language instruction for some children with autism.  相似文献   
984.
儿童心理折叠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建农  周林  查子秀  徐凡 《心理学报》1997,30(2):160-165
本研究主要考察儿童心理折叠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折叠能力随年级(年龄)的上升而提高;(2)智力高的学生的心理折叠能力显著高于常态学生,而且,智力与年级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说明,智力是影响心理折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3)在本文所涉及的条件下,就总体而言,男生的心理折叠成绩高于女生。但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不是来自常态组,而来自超常组;(4)不同被试组儿童的心理折叠能力具有不定全一致的发展曲线。  相似文献   
985.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并比较剥夺一侧视觉及单眼一次性味觉厌恶回避学习后Jun样蛋白在雏鸡HV和LPO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雏鸡HV、LPOJun表达几乎没有,剥夺左眼和单眼视觉学习后均可使Jun样蛋白增高。根据阳性神经元记数结果表明:1.视剥夺2.5、4、24小时后可使Jun样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显著;2.剥夺左眼2小时和24小时后训练,并分别于10分钟、70分钟记忆保持测验后可看到Jun样蛋白表达继续增多;3。无论单纯视剥夺组还是单眼视觉学习组,各组LPOJun样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V的Jun样蛋白表达,它们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86.
格式塔和容限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心理学报》1984,17(3):32-39
本文讨论了视知觉的组织的本质。整体性的知觉的许多事实表明,视觉系统的一个基本和一般的功能象是对大范围拓扑性质的抽提。运用“容限空间”的数学结构,可以描述在一个离散集合上的大范围性质。因此决定知觉的组织规律性,如象相邻性和相似性这样的格式塔的规律,可以由大范围的拓扑(容限)性质来给与数学的描述。格式塔的本质正是这种大范围容限性质的抽提。  相似文献   
987.
用涂料研制成一套摄影用标准灰板和色板。色板共六块,包括红、绿、蓝、黄、品、青六种颜色。灰板共七块,其中包括六级灰板,其光谱反射率分别为91.8,44.6,23.4,12.8,6.0,3.8及一块反射率为18.0的中性灰板。灰板和色板经国内七家电影制片厂试用和评定,效果良好,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可作为彩色还原评价的标准器件。此标准灰板和色板已通过技术鉴定被定为国家标准[GB3356—83]。  相似文献   
988.
本文观察了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抑制剂——α-甲基酪氨酸(α-MT)和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酯钠(DDC)——对群体隔离大白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α-MT(250mg/公斤体重)对群居动物学习方位水迷津无明显影响,但对隔离动物的学习有明显影响。α-MT对群居和隔离动物的记忆的影响不明显,DDC(500mg/公斤体重)对群居和隔离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均无明显影响。注射α-MT后隔离动物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降低了38.1%,而群居动物仅降低了20.1%。结果提示隔离动物对方位水迷津学习能力的降低可能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下降尤其是与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89.
重复电休克对大白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  刘仁义  徐秉? 《心理学报》1984,17(1):88-92
本实验观察了生后18—19天的幼年大白鼠接受连续四周重复电休克(每天两次),到动物成年后对学习和记忆有明显的影响;电休克施加于更年幼的动物(生后14天)有更明显的影响;而施加于成年动物(生后两个月),则没有影响。这一观察在防御性和食物性两种实验方法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0.
Exploring self-forgive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the experience of self-forgivenes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ven subjects, self-forgiveness is described not as an achievement but rather as a gift where one moves from estrangement and brokenness to a sense of at-homeness.This article is based in part on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Human Science Research Confer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in August 1989. The authors thank their colleagues Carolyn Grissom and Jodi Kelly for their helpful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