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飞行错觉是复杂气象飞行中每个飞行员都可能发生的一种心理生理现象。据我们观察,在飞行员发生的飞行错觉中,93%是一过性的,反应轻微;7%是严重的,反复发生,且难以克服,影响操作,伴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严重飞行事故。因此,开展严重飞行错觉医务鉴定的研究,对保证飞行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工作以50名青年作对照,对240名65—90岁正常老人的短时记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看到:1.在逻辑故事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数字广度和指向记忆四项记忆成绩上,均有随年老而衰退的明显趋势。其中除数字广度外,其他三项记忆在入老年后(65岁至90岁)有继续减退的趋势。在逻辑故事、指向记忆和总分上还见到有65岁和70岁组、75岁和80岁组成绩接近的现象;2.老年人顺背数字成绩较好,对刺激序列中末端刺激的正确回忆率较高,均说明老年人的初级记忆受损较少;3.四项记忆成绩比较,青年组故事分节分最高,然后依次为图象自由回忆、顺背数字和指向记忆,而老年组则无此明显顺序;4.文化因素对记忆成绩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3.
实验材料是取样规则不同的两组(有限制组和无限制组)矩阵图形和离散度不同的两组(大离散度组和小离散度组)矩阵图形。每个图形以两种速度及在三个距离上呈现。被试者的任务是从比较图形中再认出先前呈现的那个图形。结果表明:被试者再认无限制组图形的成绩优于有限制组的成绩,小离散度组的成绩也优于大离散度组的成绩。速度因素对辨认的影响大于距离因素的影响。由取样规则所带来的关系参数和离散度这个物理的参数可用于预测图形辨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74.
根据对视觉功能影响的观点,眩光是视场内由于亮度不均匀,或由于亮度变化的幅度太大,或由于空间和时间上存在极端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甚至视力降低或失能,在人们的心理、生理上产生影响。人们在长时间内处于过亮的光源下而发生不舒适感的眩光称  相似文献   
75.
李德明  刘善循 《心理学报》1982,15(1):114-116
我们在研究睡眠剥夺影响大鼠记忆巩固的实验中,观察到睡眠剥夺引起大鼠条件反射的反应时(R T_(CR))明显缩短。我们认为,这可能反映了动物在睡眠剥夺后脑的兴奋性有所升高,本实验用电休克阈值作指标验证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76.
林方 《心理学报》1982,15(2):19-3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就其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而论,可以说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问题的研究。这当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就曾从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过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dures on classroom behaviors ranging from teacher designated seating groups and seating groups based on sociometric data to peer encouragement and free time reinforcers. Subjects were first- and third-grade children in classrooms using a Follow Through program model. Data were taken on the attending behavior of the children in small groups arranged by the teacher. The level of appropriate attending behavior was low and did not increase when the groups were restructured based on sociometric data. The introduction of instructions to the peer groups to help the child with his or her work brought about a major increase in the third-grade subjects' appropriate behavior. Appropriate attending behavior for the first-grade children did not increase to the predetermined acceptable level until a free time period for each peer group was made contingent upon the appropriate behavior of the subject in each group. Frequencies of verbal interactions suggested peer attention has an effect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eer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