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5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9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三年半后的3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感恩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灾后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其中自我觉知的改变与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水平,女生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2)感恩和社会支持可显著地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3)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可通过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92.
个体之间实现情绪聚合的过程称为情绪感染。其中通过自动同步模仿他人表情、言语、姿势和行为并实现情绪聚合的无意识倾向称为简单情绪感染。近年来简单情绪感染的发生机制得到了大量行为实验和脑科学研究的支持。然而由于其“无意识”、“同步”、“自动”发生的特点, 以及研究者长久的争论与界定不清, 使得该领域研究面临不少困境。为了厘清这些困境, 在梳理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简单情绪感染的社会影响因素, 分析了简单情绪感染在概念界定、测量方式、依赖线索等方面的问题, 并尝试给出可行性建议。今后研究应当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范式展开, 并结合新近研究成果对简单情绪感染的机制理论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193.
194.
195.
196.
197.
采用儿童早期行为评价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师生关系量表,对443名幼儿的父母和教师进行了测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儿童性别、年级及父子、母子、师生关系对早期社会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小班和中班儿童的师生关系好于托班;女孩的社会能力高于男孩,小班和中班儿童的社会能力高于托班。控制了性别与年级的作用之后,父子、母子与师生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三者的平均值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支持了多重关系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平均化假说\"。 相似文献
198.
走向内在生物本质主义(INBE)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温和的INBE者没有看到基因种概念的真实性和优越性,主张物种本质的二元论或多元论,是错误的。物种的本质可以而且应该归结为物种成员之共同拥有的内在微观结构——DNA序列片段,即未来的、新的、理想的物种DNA条形码。它是物种内在本质属性的典型载体,属于基因种概念,体现了物种的真实本质,不仅能够解释其他物种概念所能够解释的,而且还能够解释它们所不能解释的,由此可以作为物种唯一的、内在的本质而存在。这是物种本质一元论,属于激进的INBE。激进的INBE是成立的,因为DNA条形码是在物种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确立的,蕴涵了物种演化、变异的历史性、生态性和关系性,体现了整体化的‘基因还原论’以及历史蕴涵的‘基因决定论’。 相似文献
199.
200.
Xiongzhao Zhu Randy P. Auerbach John R. Z. Abela Jing Xiao Xi Tong 《Cognition & emotion》2013,27(2):288-307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CERQ-C) and to examine it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in a sampl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was translated and back-translated prior to its administration to 791 participants recruited from two universities in Changsha, Hunan (China). Internal consistency, test–retest reliability, inter-scale 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were analysed. The CERQ-C exhibited: (1) moderate internal consistency (Cronbach's α=.83); (2) a mean 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79; (3) a mean inter-ite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 and (4) moderat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64).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upported the original CERQ nine-factor model. Finally, with respect to criterion validity, several CERQ-C subscales were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