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1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12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belief is weakening, few have explored whether and how the role of the belief in social life has changed correspondingly. The present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 examine solutions to filial piety dilemmas and the roles of contextual theme, filial piety beliefs, and generation in a sample of 123 young and 92 middle‐aged Chinese adults. With respect to the solutions adopted to solve parent?child conflicts, preference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dilemma themes. Specifically, particip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select a self‐sacrifice (rather than an ego‐centered) solution for respect dilemmas than for caring dilemmas, and least likely to do so for obedience dilemmas. Participants were also likely to select a balancing (rather than an ego‐centered) solution for respect or caring dilemmas than for obedience dilemmas. In addition, the concordance between beliefs and solutions was exhibited in reciprocal, but not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beliefs. Individuals with stronger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beliefs were more likely to select self‐sacrifice or balancing solutions than ego‐centered solutions whereas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showed no influence on solutions for either young or middle‐aged adults. Furthermore, the generation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solution selectio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相似文献
862.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具有遗传基础的儿童发展障碍疾病。近些年, 研究者们从分子病理学层面发现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异常与孤独症患者认知和行为异常存在相关性。尸检研究、临床案例、动物模型研究均发现毒蕈碱型(M型)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和孤独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小鼠为模型的行为学研究中, 编码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Ⅲ亚型的CHRM3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出现认知障碍、刻板行为等孤独症样表现。深入了解CHRM3基因的功能将能够帮助研究者进一步解释孤独症的相关行为特征, 为孤独症儿童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3.
864.
以现代科学的整体观点为指导,从教学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层次出发,划分教学过程为四个阶段,在讲课时采用七步骤的教学措施,就会使课堂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65.
866.
近30多年来,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认知缺损机制的关注一直停留在\"冷\"执行功能领域,为更全面地揭示其执行缺损机制,文章旨在从\"冷\"\"热\"执行功能的角度来探讨ADHD的缺陷。论文简要回顾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界定、生理基础和若干理论模型,着重阐述ADHD儿童在经典\"冷\"\"热\"两类执行功能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总结认为ADHD儿童并非在所有类型的\"热\"执行任务上表现落后,ADHD儿童的表现要视情感和动机的卷入对不同任务情景的作用性质是消极还是积极而定,文章也比较分析了几位研究者相关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67.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出发, 结合国内外自主学习的已有成果, 本研究通过501名大学生被试考察了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学习环境适应对自主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 学习归因对自主学习有直接回归效应; 学习环境适应通过学习归因这个中介变量影响自主学习; 而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不仅有直接回归效应, 同时还通过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自主学习。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 理清了三个变量对自主学习的作用路径, 并据此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868.
企业高声誉通常被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竞争优势。然而, 无论是在常规情景(企业正常经营)下, 还是在危机情景(爆发妨碍企业正常运营并可能伤害企业的事件后)下, 企业高声誉都可能对企业和员工产生负面影响。高声誉的负面效应源于企业声誉的微观心理基础, 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和情绪。其中, 在常规情景下, 高声誉通过认知和情绪机制分别对企业和员工产生负面效应; 在危机情景下, 高声誉主要通过认知机制恶化危机给企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声誉的负面效应受到个人、组织和市场等多层次因素的调节, 且常规和危机情景之下负面效应的边界条件有所不同。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高声誉各维度在常规和危机情景下负面影响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研究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拓展高声誉对企业员工的负面影响, 探究高声誉负面影响的动态变化, 以及开展有关高声誉负面效应的元分析。 相似文献
869.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41名初一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交越轨同伴在社区暴力暴露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母子关系和/或父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亲子关系、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后,社区暴力暴露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社区暴力暴露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结交越轨同伴而间接预测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社区暴力暴露对结交越轨同伴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结交越轨同伴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0.
同一社会的法律法规整体中,不同性质的法对行为违法性的评价始终是一致的。《民法典》的问世,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公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法律保护,亦体现了法律对现代医学科学时代人格权新型权利内容的特别维护。刑法应当积极回应非法人体试验这一社会现实,准确把握刑事法律的国际趋势,科学构建刑法体系,完善人体试验法律秩序,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医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