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20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Bi-ethnic adolescents of marriage migrant mothers in Korea are often encouraged to be “pure” Koreans for their adjustments and not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ir ethnic identity or to learn about their mother’s culture of origin. Existing studies conducted with mono-ethnic minorities in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do not support this belief. We tested a conceptual model on the role of ethnic socializ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on school adjustment among bi-ethnic adolescents in Korea based on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oretical models of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We used data from 2015 National Survey of Multicultural Families. The study sample consisted of 296 adolescents aged 9–18 who were born between Korean fathers and Vietnamese marriage migrant mothers. We u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specifically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terms of parents’ linguist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s’ school adjustment mediated by ethnic identity in the form of ethnic regard and self-esteem among bi-ethnic adolescents. 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hypothesized model, show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nguistic socialization and ethnic regard, ethnic regard and self-esteem, self-esteem and school adjustment, and ethnic regard and school adjustment.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of bootstrapping test showed that the indirect effect of linguistic socialization on self-esteem through ethnic regard was significant. The indirect effect of ethnic regard on school adjustment through self-esteem was significant and the indirect effect of linguistic socialization on school adjustment via ethnic regard and self-esteem was also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ethnic identity fostered at home among bi-ethnic adolescents of marriage migrant mothers in Korea.  相似文献   
192.
采用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抑郁量表对从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筛选出来的246名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进行施测,并由被试的班主任填写儿童攻击行为量表,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ODD儿童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ODD儿童中男生人数更多,且男孩的抑郁和攻击行为更严重;(2)父亲对男孩的心理控制更强,而母亲在对男孩和女孩的心理控制上没有显著差异;(3)父、母心理控制与ODD儿童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抑郁均呈显著相关,但只有父亲心理控制与ODD儿童的攻击行为显著相关;(4)父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抑郁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母子依恋在母亲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抑郁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均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3.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 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采用行为学实验从两种视角下考察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材料评定的方法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被试更倾向于认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2采用颜色Stroop任务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当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时, 在评价他人为自己利益去欺骗、为他人利益去欺骗以及在特定情境中欺骗倾向上, 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实验3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高自我控制组, 低自我控制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4采用颜色Stroop任务和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控制组,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行欺骗判断时, 相比自我控制资源状况, 个体会优先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欺骗动机或欺骗倾向。在欺骗行为中,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抑制自私动机, 更多的考虑长远利益, 出于自身利益去欺骗的可能性会更小; 自我控制资源充足的个体, 更有可能会经得住诱惑, 自私自利的欺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小。  相似文献   
194.
自动驾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代交通问题并提升驾驶舒适度。有条件自动驾驶下, 驾驶员可执行非驾驶相关任务但需要在系统无法处理的状况下接管车辆。在这一关键过程中, 驾驶员需要进行注意转换并获得情境意识以成功接管。已有研究表明, 接管请求、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情景及驾驶员因素是影响接管过程重要因素。未来可从认知机制角度研究各因素对接管过程产生的影响, 以及探究接管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5.
重新激活已经储存的记忆会重返暂时不稳定的状态, 需要经历重新稳定, 称为记忆再巩固。在这期间可以通过多种行为手段破坏、强化或更新原始记忆痕迹, 这为开发一种革命性的情绪记忆障碍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然而, 即使在简单的实验模型中引发记忆再巩固的条件也是复杂的, 这给临床转化带来了困难与挑战。未来研究可以设置更具生态效应的基础模型, 寻求引发以及干预再巩固的最佳方式, 从神经生理、细胞分子层面进一步深化其内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96.
在当今国际世界,生命伦理学已经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欧美国家健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过程中,“生命伦理委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人们从伦理学角度探索“我/我们应当如何决定和行为”的问题,也推动社会从制度建构和文化塑造层面回答“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增进公民的生命伦理意识”等问题,并从哲学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应对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与困境,论证相关伦理选择及其实践的合理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生命伦理学在机构建设、咨询服务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及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初一学生人格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学生个性测验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为研究工具,以320名初一学生为被试,探讨初一学生个性因素、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一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初一学生的个性因素中自控及情绪性因素和智力性因素对其学习成绩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学习适应性因素中学习期望和家庭环境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研究同时认为,个性特征与学习适应性对初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8.
PTSD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9.
6月17日上午,在顺义杨镇一中召开了《青少年科学世界观无神论教育研究》课题总结暨专家鉴定会。此课题是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从2002年3月立项,经过3年多的研究,终于圆满结题。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北京教育学会会长倪传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科学与无神论》主编杜继文,北京教育学会科研负责人闫长文,《北  相似文献   
200.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倾向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并对97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无聊倾向性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问卷分为两个维度: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2)这两个维度由6个因子组成:单调性、约束性、孤独感、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3)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无聊指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