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53篇
  12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室内3D场景图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背景线索对真实场景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意引导。结果发现:在室内场景目标搜索过程中存在背景线索效应,该效应基于对背景-目标共变关系的外显记忆;背景线索对搜索的启动和确认阶段无影响,对扫描阶段的注视行为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更有效地选择注视区域,将注视更直接地导向目标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42.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伟  贾凤翔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378-1386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 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 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 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社会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 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 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意义追寻模型是将有关自杀性恐怖分子动机的理论和观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综合模型。自杀性恐怖主义的性别差异不大, 只是女性可能想要争取性别平等, 也更可能受个人原因的驱使。由于自杀性恐怖分子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很难搜集, 所以得出的可能只是推测性的结论,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更多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rthographic neighborhood (N) size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underlying Chinese character reading.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increasing N size facilitates word naming an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n alphabetic languages. Experiment 1 revealed that a large N size was associated with a general inhibition of processes underlying character reading,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findings with alphabetic languages. This inhibitory effect was influenced by regularity and consistency. Experiment 2 sought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higher-frequency neighbors on character naming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higher-frequency neighbors with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to the target interfered with the phonological retrieval of targets. We propose that this type of interference may have caused the N size effect observed in Experiment 1.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3 revealed that a large N size facilitated target naming in the absence of higher-frequency neighbors. The current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character naming, and we propose possibl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the N size effect on Chinese character naming.  相似文献   
45.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CTCs能被看作液体活检,具有实时监测功能,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诊断工具,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可评估预后,在治疗的监测及个体化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6.
西方志愿者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653-1659
志愿者行为是在组织背景下, 个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自愿对主动寻求帮助的对象实施的一种长期且无偿的帮助行为; 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功能理论、特质理论和多因素模型来解释。志愿者行为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志愿功能量表、志愿精神问卷和志愿者行为问卷。研究者对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变量、动机变量及组织因素等志愿者行为的前因变量及志愿者身心健康、社会收益等志愿者行为的结果变量的探讨比较深入, 但在概念明晰、理论整合、测量工具、取样探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性、开放性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前现代社会相比,现代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已不再是单纯地储存图书资料并仅仅面向精英阶层的场所,而是成为了面向社会公众,承担着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实践共同价值、传承人类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伦理责任的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48.
现代性伦理危机的三种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化、理性化、功利主义等,无疑都是现代性的主导性要素,同时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和表征性趋势。它们与现代性有着某种共谋和共生关系。在各种要素的合力作用下,传统道德逐渐衰微、伦理失序。而现代性伦理体系的崩塌,究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现代性道德筹划的失败、现代理性社会进步观的价值迷失和极端的技术理性对伦理的摧毁。  相似文献   
49.
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5—2009年《心理学报》与《心理科学》的载文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了两种期刊载文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载文体裁和作者特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结果发现:基础领域是两种期刊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应用领域方面两种期刊侧重点不同;两种期刊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一致的,即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数据的搜集则主要靠测评法;两种期刊在心理学研究者的地区分布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地区优势,优势地区与核心作者群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50.
The résumé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election tool for organisations. Pas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recruiter hiring recommendations can b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applicant résumé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links between résumé contents and hiring recommendations remain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extends previous research by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s of recruiters' multi‐faceted fit perceptions in a field sett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16 organisational recruiters who participated in campus recruitment at seven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icant work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creased recruiter hiring recommendations through recruiter perceived person–job (P–J) fit. In addition, applicant work experience predicted recruiter perceived person–organisation (P–O) fit, which in turn enhanced recruiter hiring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