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0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视觉搜索过程中,老年人是否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调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水平尚不明确。为了探讨老化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研究采用空间线索范式,通过比较有效线索和无效线索来考察对线索的注意加工水平(注意捕获、注意抑制),通过比较目标相关和目标无关线索的注意加工水平来考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作用,通过改变分心物一致性来调控不同的目标凸显情境。结果发现,年轻组在目标非凸显时的空间线索效应高于目标凸显时,表明年轻人会依据目标凸显性调整自上而下的加工水平;但老年组却没有产生这种差异,其更依赖自上而下的加工,注意系统会对目标相关的线索进行注意捕获,对目标无关的线索进行注意抑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控制的灵活性下降,表现出对自上而下加工较多的依赖;此外,老年人依然保留着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的能力,这对认知老化中抑制能力受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2.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 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 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 (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 (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 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 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 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33.
吴奇  吴浩  周晴  陈东方  鲁帅  李林芮 《心理学报》2022,54(8):931-950
研究首次考察了行为免疫系统与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关系。3个研究一致显示:行为免疫系统特质性激活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就医持消极态度和延迟就医; 情境性激活行为免疫系统会使得个体更不愿意就医和更倾向于延迟就医; 且行为免疫系统激活对就医态度和就医延迟倾向的影响以对就医感染风险的感知为中介。这支持了进化失配假说, 提示行为免疫系统对现代医学可能缺乏进化的适应性, 并为理解现代人类就医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 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 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 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 (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 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 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 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 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 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 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 该调节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35.
吴建校  曹碧华  陈云  李子夏  李富洪 《心理学报》2022,54(10):1167-1180
认知控制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是任务切换。以往研究发现切换代价受到认知控制层级性的调节, 但鲜有研究探索这一调节过程的动态神经机制。本研究通过嵌套的线索-任务切换范式考察不同层级任务切换代价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在实验中, 要求被试完成高低两种层级任务, 低层级任务要求被试判断数字大小(或奇偶); 高层级任务则须先加工数字的某一语义特征(如当前数字是否是偶数), 然后进行大小判断。行为结果表明, 高层级任务切换代价显著大于低层级任务切换代价。线索锁时的脑电结果表明, 层级效应最早出现于P2成分, 切换效应(切换与重复之差)在CNV成分上受到任务层级的调控, 反映了在任务目标重构阶段给予高层级任务更多的选择性注意以及更高的主动性控制。目标锁时的脑电结果表明, 在N2及慢波(SP)成分上, 高层级任务切换与重复的波幅差异相比低层级任务显著更大, 反映了在抑制旧任务集与重构新反应集的过程中增强的反应性控制。这些结果为任务设置重构论和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6.
优化努力的分配, 最小化努力成本和最大化收益是各个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梳理了基于努力的决策(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讨论了努力的两面性:固有成本和潜在价值。通过拓展控制期望价值理论(Expected Value of Control, EVC),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努力的非社会与社会因素。探索人们何时以及如何付出努力的计算神经机制, 有利于理解与促进社会互动中的努力行为, 以及为干预精神疾病中动机缺失症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自我中心性偏差是社交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其产生机制还存在争议。以往研究存在抑制性选择模型与流利性错误归因两种理论观点:前者认为对自身观点的抑制失败会导致自我中心性偏差; 后者则认为错误地选择自身更为流畅的信息会导致自我中心性偏差。为整合上述争论, 提出抑制-归因协同作用模型, 认为抑制和归因两种加工或可共同导致自我中心性偏差。未来研究应借助精巧的研究范式和特殊被试群体, 进一步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38.
寻求幸运的行为从古至今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幸运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成果为消费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 个体的幸运感知会对冒险行为、独特性寻求、传染效应、特定事物的态度和幸运消费产生影响。归因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知启动理论、反事实思维、社会比较理论、控制感理论和启发式决策可以用于解释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深化幸运感知影响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拓展边界条件及其双向结果。  相似文献   
39.
吴瑕  王浚哲  王赟  陈瀛  杨海波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19-2227
注意捕获是指注意定向的过程中刺激不自觉地捕获注意的现象。在复杂的视觉搜索任务中, 类别注意控制定势(cACS)能够帮助我们将注意引导到与目标定义类别匹配的刺激上, 并对其进行优先加工。探讨cACS在注意捕获中的加工机制, 不仅能够扩展注意捕获领域的理论研究, 还能对实际生活提供指导。通过文献梳理, 从cACS的作用阶段、cACS的加工强度及cACS作用时的激活脑区三个方面总结了注意捕获中的cACS的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可以就抑制分心物的ACS、不同类型的cACS加工差异和人工类别ACS加工过程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以442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历时20个月的纵向研究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和积极品质对中考成绩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SES、积极品质整体发展水平可以同时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在20个月后的中考成绩;(2)积极品质整体发展水平在家庭SES与中考成绩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即家庭SES越高,初中生的积极品质整体水平越高,其中考成绩越好。研究结果提示积极品质可以补偿低家庭SES对学生中考成绩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