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3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近几年视频聊天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视频聊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相较于传统通讯技术, 视频聊天具备了视听结合与即时互动的特征; 但同时, 作为数字媒体, 视频聊天仍然保持了传统屏幕媒体二维性的特征。汇总以往视频聊天与儿童学习的实证研究发现, 与录制视频教学比较, 视频聊天在婴幼儿词汇学习(d = 0.33)和动作学习(d = 0.90)上的教学效果更佳; 同时, 视频聊天也能够使婴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注意水平(d = 0.90)。视频聊天对儿童远距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上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视频聊天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干预中。未来研究仍需关注扩大视频聊天学习中儿童被试的年龄范围、共同观看者的不同支持行为对儿童视频聊天学习的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理想情感是人们期望获得的情感状态。情感评估理论认为文化对理想情感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主要的影响途径有文化体验、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变化。理想情感对个体会产生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影响, 主要会影响个体的偏好及选择行为、混合情绪体验、身心健康和社会认知决策。理想情感研究未来发展可以着眼于4个方向:使用纵向视角研究理想情感, 进一步探索理想情感的前因变量, 打造适合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和通过认识理想情感来消除文化隔阂。  相似文献   
103.
王尧  罗文豪  候亮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395-2404
在动态复杂的商业环境中, 员工建言对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建言研究普遍认为, 当环境不支持建言时员工会减少建言行为。然而, 并非所有员工都会在逆境中放弃建言, 有的员工甚至会在逆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建言行为。为了回答员工何以在逆境中持续建言这一基本问题, 探索员工在逆境中持续建言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效果, 本文将首先探讨建言韧性的概念内涵, 并开发建言韧性的测量工具。然后, 以成就目标理论为基础, 对三种目标定向促进或者抑制员工建言韧性的路径和条件做出分析。最后, 探讨建言韧性对员工后续建言行为和领导者建言采纳的影响。本文回应并拓展了建言研究的前沿问题, 也为组织了解和培养员工的建言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4.
王润洲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64-2776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发现, 阅读障碍者具有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然而, 这些研究仅考察了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整合加工的整体表现, 也就是平均水平的表现, 却对整合加工的变化过程缺乏探讨。视听时间再校准反映了视听时间整合的动态加工过程, 对内部时间表征与感觉输入之间差异的再校准困难则会导致多感觉整合受损, 而阅读障碍者的再校准相关能力存在缺陷。因此, 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可能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的具体表现, 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5.
厌恶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情绪之一, 起源于口腔对苦味(有毒)物质的排斥, 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远离诱发刺激的强烈愿望, 具有回避潜在疾病威胁的功能。大量动物和人类研究表明, 催产素、孕激素和雌激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核心厌恶刺激的感知、核心厌恶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条件性厌恶习得和厌恶表情识别。三种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 调节杏仁核、脑岛、前扣带回、壳核、梨状皮层、额中回等脑区活动, 影响厌恶加工。未来研究应当在准确测量激素水平和控制实验任务难度的基础上, 探究各激素对不同感觉通道厌恶加工的影响, 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同时结合脑成像技术和动物行为学, 明确各激素影响厌恶加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06.
吴瑕  王浚哲  王赟  陈瀛  杨海波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19-2227
注意捕获是指注意定向的过程中刺激不自觉地捕获注意的现象。在复杂的视觉搜索任务中, 类别注意控制定势(cACS)能够帮助我们将注意引导到与目标定义类别匹配的刺激上, 并对其进行优先加工。探讨cACS在注意捕获中的加工机制, 不仅能够扩展注意捕获领域的理论研究, 还能对实际生活提供指导。通过文献梳理, 从cACS的作用阶段、cACS的加工强度及cACS作用时的激活脑区三个方面总结了注意捕获中的cACS的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可以就抑制分心物的ACS、不同类型的cACS加工差异和人工类别ACS加工过程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7.
贬损型幽默指包含贬损意味同时令人发笑的信息。释放论、优越论、失谐?解决理论与良性进犯理论尝试解释了其心理机制。贬损不一定好笑,群体身份和态度、接收者与贬损对象的心理距离以及人格、文化差异等均会影响幽默效果。贬损型幽默可以起到释放偏见与表达社会支配倾向的作用,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则不一致。贬损型幽默的整合性过程模型串联描述了贬损型幽默的机制、前因和后效,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框架。未来亦可继续探讨贬损型幽默的消极影响,以及其对群际关系和社会公平的潜在积极作用,并关注到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贬损型幽默。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探讨了感恩与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长处和困难量表对392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感恩显著正向预测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2)生活满意度在感恩与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即生活满意度只在听障男生的感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联合颜色−标签匹配任务和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考察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表征的影响。颜色−标签匹配任务要求被试对颜色(黑色/白色叉子)与标签词(自我/他人)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结,被试随机分为自我联结组和他人联结组,两组被试均需在远近空间中完成空间参照表征任务。结果发现:(1)与他人联结组相比,自我联结组表现出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自我优势效应对空间参照表征的影响仅体现在近处空间且对自我中心表征任务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自我优势效应优先影响近处空间表征,表现出近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10.
执行功能缺陷是网络成瘾发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之一,以往研究侧重于探讨网络成瘾者注意控制、反应抑制等执行功能成分的损伤状况,而其记忆抑制状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考察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提取诱发遗忘(RIF)来探讨其记忆抑制的特点及RIF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低网络成瘾个体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高网络成瘾个体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记忆抑制能力受损严重,其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易受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影响而产生干扰性R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