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网络建构行为是指个体尝试与对自己工作或职业有(潜在)帮助的人建立和维护非正式关系的一系列行为。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差异、个性差异(如工作动机)、环境差异(如职业安全)等能影响个体的网络建构行为; 网络建构行为能使个人(如职业成功)和组织获益(如组织绩效)。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网络建构测量工具的完善、相关研究的拓展、网络建构行为的培训开发和网络建构的经济衡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李倩  王勇慧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22-1230
掩蔽启动范式中, 当掩蔽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达到100~200ms时, 出现负相容效应。负相容效应是指相容条件的反应时大于不相容条件, 错误率高于不相容条件。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来解释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 分别是自我抑制理论、目标更新理论和掩蔽抑制理论。三种理论探讨了负相容效应发生的机制, 即负相容效应发生在知觉阶段还是反应阶段, 涉及自我引发抑制还是刺激引发抑制。有关负相容效应发生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3.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情绪是一种具有组织性, 深刻内涵, 并且持续变化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 这一交互过程被称为情绪感染。当前关于情绪感染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模仿-回馈机制、联想-学习机制、语言调节联想机制、认知机制、直接诱导机制等, 其中模仿-回馈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们的接受。在情绪感染的形成过程中, 个体差异性、性别、文化构成了主要的调节变量, 它们影响着个体情绪感染的强度变化。近年来,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从个体情绪感染的机制研究转向群体内部个体间的情绪感染交互作用研究, 循环效应被用于解释成员间的情绪感染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注意以下方面:1)个体差异性对情绪感染的感知程度的系统研究; 2)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感染机制研究, 特别是群体负面情绪的交互作用研究; 3)情绪感染理论在服务管理等人员交互性强的行业内的实践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是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Baer和Kaufman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提出创造力游乐场理论。该理论以游乐场做隐喻, 将创造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 并将创造力的一般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联系起来, 说明这两种成分在层级结构中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这一理论是西方研究者提出来的, 我国研究者在创造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类似的培养模式, 两者互相印证, 说明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3×2被试内设计,以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简称IOR)范式为基础,考察双语者与单语者的抑制控制差异。结果发现:(1)短SOA时,两组被试均出现了显著的IOR,长SOA时IOR现象消失,说明两组被试在IOR出现的时程上并无差异。(2)双语者的IOR效应量明显大于单语者,研究结果支持了双语学习对抑制控制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观点,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成人被试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96.
在场景中加工物体信息时, 与物体相伴随的背景会影响对物体的加工。这种物体加工的背景效应在很多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场景知觉中的背景效应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场景中物体识别和背景的关系, 研究者从功能独立、相互作用和背景引导等理论角度给予了解释。其次, 自然场景材料和非自然场景材料所提供的背景信息不同, 研究者从不同的刺激水平探讨了这二者之间的背景效应存在的差异。同时, 随着技术的进步, 研究者也在探讨场景知觉过程中物体加工背景效应的生理机制, 并发现了一些与物体识别的背景效应有关的脑区定位。这些相关的研究为深入了解人是如何知觉和加工真实而复杂的环境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997.
王杰 《中国哲学史》2005,(3):117-123
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是在全面继承以往思想家提出的元气本体论学说及批判理学超验本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戴震借用传统气、理、道等概念,并引入明清以来实学思潮中的"实体"观念,提出了"阴阳五行,道之实体"的思想,把其元气论建构在坚实的"实体实事"基础之上,构筑了形态完备的元气实体思想,成为其义理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8.
王倩倩  张璇  孟蕾  马飞 《应用心理学》2005,11(3):271-275
本实验采用现场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不同音乐节奏和共餐人数条件下大学生就餐时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音乐节奏对就餐时间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快节奏音乐下的就餐时间少于慢节奏下的就餐时间;(2)单人组被试就餐时间显著快于多人组被试共餐时间;(3)音乐节奏和共餐人数对就餐时间存在交互作用;(4)在单人就餐时音乐节奏对就餐时间的效应是显著的,而多人共餐则没有这种效应或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绝不只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承接。在传统文化的变形中,传统信用文化的整合与转换则是重要内容,为此,本文综括了中国传统信德的特征、透析了传统信德断裂的成因、提出了传统信德承继的原则,以期实现传统信德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0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领导干部政德失范就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广大人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此 ,人们作了多方面探讨 ,但一些关系性的问题 ,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刘秀芬教授主编的《政德实现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红旗出版社 2 0 0 3年 8月版 )一书 ,从我国实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内涵及政德失范现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