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13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 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 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 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 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 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 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相似文献   
62.
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品牌名称是重要的品牌资产, 在传递品牌价值、构建品牌形象和凸显品牌特征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以往研究发现, 品牌名称的语义特征和语音特征(元音、辅音)都会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产生影响, 但少有研究考察叠音这种语音结构特征的作用。从婴儿图式的角度, 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 并检验其作用机制和边界。具体内容包括:(1)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品牌知觉(物理特征知觉、心理特征知觉)及其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检验内部语音特征和外部线索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与消费者知觉之间的调节作用。(3)检验产品类型特征和消费者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和消费者态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具身内隐情绪和外显情绪之间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实验采用情绪视频启动范式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同时采用面部表情操纵技术诱导其具身积极情绪或具身消极情绪,然后要求被试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替代使用任务(AUT)与顿悟字谜测验。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而在消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原创性得分与顿悟字谜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灵活性在两种情绪条件下的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面部表情和外显情绪的相容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下的情绪相容性分别影响着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65.
以163个家庭为被试进行追踪研究,比较父亲和母亲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对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的差异。在婴儿6个月(T1)时评估父母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表征;14个月时父母分别报告消极共同养育关系;24个月(T3)时父母报告学步儿内外化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母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相关不显著。(2)母亲过度投入/未解决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母亲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外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而在学步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父亲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各个症状簇对震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检验安全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DSM-5的PTSD症状核查表、安全感量表和儿童行为问题核查表对汶川地震8.5年后的113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PTSD、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分别正向预测自杀意念,侵入性症状和回避性症状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安全感在侵入性症状、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PTSD与自杀意念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在回避性症状与自杀意念之间不起调节作用。这表明PTSD各症状簇对震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不同,且安全感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67.
身心关系问题是人类长期探究的重要议题。精神分析学家对身心关系具有诸多独特见解,具体表现为: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身体是心理的象征,身体与心理的交织。此三种观点不仅反映出不同精神分析学家在方法论、认识论以及本体论上的差异,也蕴含着精神分析不同流派的理论脉络。厘清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身心观,既有助于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寻求一种主客交织的研究视角,也可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身心关系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8.
解释水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研究领域。本研究以解释水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情境问卷调查方法,通过5个实验探讨个体赠送与接受礼物时是否存在性别和角色偏好的不对称性。结果发现,一般情境下,受性别因素影响,男生偏好赠送和接受工具性礼物,女生偏好赠送和接受表达性礼物。但随着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拉近,个体的解释水平降低,更关心他人的喜好和需求,赠送者会更基于接收者的偏好进行礼物选择。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采用2(性别: 男性, 女性)×3(社会距离: 自我决策, 替朋友决策, 替他人决策)×5(提议类型: 1/9, 2/8, 3/7, 4/6, 5/5)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操作反应者的不同社会距离,考察资产分配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于自我决策和替朋友决策,女性被试替他人决策时更愿意接受提议1/9,2/8和3/7,而提议4/6和5/5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影响;男性被试中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不平等提议的反应时随社会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平等提议的反应时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3)替他人决策时女性的接受阈限显著低于男性,而自我决策及替朋友决策时接受阈限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0.
以49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的自我妨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并考察学业浮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测量工具包括自我妨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学业浮力量表和父母自主支持量表。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浮力在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受到父母支持的调节。与低父母支持相比,在高父母支持的学生中,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更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