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37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精神教育一直存在误区, 误将医学人文知识的多少等同于医学人文精神的高低;重视医学科学教育, 忽视医学人文教育;误将人文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同;过分夸大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对立, 错误定义二者的关系;浮夸的技巧教育掩盖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扼杀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发展。只有正确认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做好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2.
梳理了国外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析医患关系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医疗质量和患者信任是构成医患关系的两个重要因子,并进一步构建了简约化的四类医患关系模式,即和谐医患关系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模式、不善医患关系模式和紧张医患关系模式。认为医患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医患关系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患者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3.
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教育必须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树立良好职业观念,指导学生的职业行为。但是,目前护理院校人文课程存在设置不太合理,教师、学生对于人文课程重要性和开设目的认识不够,对内容了解不足等问题。而护理专业课压力太大、学校重视不足以及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兴趣等因素影响了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护理人文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建立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文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4.

基于知乎的25起自述文本,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表达,探究患者病程对叙事类型产生的影响,剖析患者面临的身份困境。研究发现,接受治疗的患者偏向于康复叙事,未治疗的患者偏向于混乱叙事和探寻叙事;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本我、自我与超我相互冲突的身份困境。未来可以在传播层面针对性加强精神疾病类的科普教育以促进患者就医;在叙事层面挖掘以病患作为主体传播模式的潜力、深化叙事疗法中的共情体验以辅助患者建构身份。

  相似文献   
195.
19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群体多为5岁以后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动、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一项任务不能够有规划进行下去,而且脾气暴躁、易怒。近年来,心理学界、神经科学界和教育学界等对ADHD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ADHD病症的基本特征,目前对于患者脑机制损害的研究,并从药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讨论了ADHD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7.
HAROLD模型(Hemispheric Asymmetry Reduction in Older Adults)是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完成某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非对称性减弱的现象。该模型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很多质疑和研究,近几年来又有一系列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支持该模型的证据,它们包括记忆研究领域、抑制研究领域、语言认知研究领域、感觉动作研究领域和脑神经研究领域。同时也存在明显不支持该模型的研究证据,主要体现为对补偿说的批驳。通过对支持该模型和不支持该模型两方面脑成像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发现HAROLD模型可能是一个任务特异性模型;除补偿说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观点能够解释功能性脑成像的年龄差异;对脑激活定义的进一步明确化有助于澄清相关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8.
尽管“限制解除”作为一种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途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德国心理学者Knoblich及其同事提出, 但学界对于“限制解除”所包含的信息加工程序、阶段以及相应的脑认知过程却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和细化。本文从“限制解除”的理论角度出发, 以答案提示催化的“诱发式”字谜解决顿悟为例, 首次提出了一个关于“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的信息加工阶段初步构想。该构想认为: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包含3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早期注意参与为特征的冲突信息的预警或预处理过程; 第二阶段是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关键限制解除过程, 鉴于这个过程以基本问题表征空间的拓展为特征, 因此我们推测右脑的活动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是以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为特征的重新整合过程。脑电研究数据部分地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 发现了上述第一阶段在脑电变化上体现为顿悟性限制解除所伴随的N100/P200复合体; 第二阶段体现为P300在300~400 ms的时间窗内的地形图分布及差异波; 而第三阶段则体现为N400在400~800 ms内的变化。脑电结果还证实: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限制解除的关键阶段, 右脑的活动明显强于左脑, 提示基本问题空间的拓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右脑, 而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信息的重新整合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半球偏侧化倾向。上述发现有可能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顿悟中“限制解除”的脑认知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9.
知觉干扰效应是指在识记阶段快速呈现一个单词,紧接着给予一个倒行掩蔽的刺激,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被试表现出对单词的记忆增强的一种现象。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因素分为测验方式、实验设计方式、实验材料的属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理论解释主要有六种:精细加工假说、时空背景假说、任务要求假说、补偿加工假说、选择性复述假说以及项目特异关联假说。最后,文章从研究领域和实验材料的拓展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展望了该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0.
王霞  于春玲  刘成斌 《心理学报》2012,44(6):807-817
通过考察解释水平, 诠释时间间隔和未来事件效价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时间间隔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效价的感知, 高解释水平事件在长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 而低解释水平事件在短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研究1); 同时, 未来事件效价也会反向影响人们对时间间隔的感知, 相对于未来发生的正效价事件, 负效价事件的感知时间间隔更短(研究2)。无论是时间间隔对未来事件感知效价的影响, 还是未来事件效价对感知时间间隔的影响, 解释水平均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