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9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385篇 |
专业分类
15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Claudia Lampman Brenda Rolfe-Maloney Eric John David Mandy Yan Nick McDermott Stefanie Winters Jennifer Davis Rebecca Lathrop 《Sexuality & culture》2002,6(4):3-21
Because televis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shape cultural beliefs about both sexual norms and appropriate workplace behavior,
it seems important to examine TV’s portrayal of “sexual etiquette” in the workplace. In a content analysis of two episodes
of every primetime comedy aired on all broadcast and cable networks during fall 2000, we coded every sexual remark and behavior
made in a workplace scene. Across all networks, 85 percent of programs and one in four workplace interactions contained some
type of sexual content. Overall, a viewer is likely to hear eleven sexual remarks and see two to three sexual behaviors in
a workplace setting per hour; this jumps to twenty-three remarks and nine behaviors on cable networks. Sexual remarks were
mostly explicit, made in an office setting, by White men, and were rarely (1.4%) about sexual harassment or discrimination.
Although sexual content in the workplace was generally less common on broadcast than cable networks, a broadcast network (Fox)
actually had the highest overall rate, with sexual content in 38 percent of workplace scenes. Given tha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V teaches youth about sexuality and cultivates sexual attitudes and beliefs consistent with televised portrayals, it
is alarming that youth may learn from television that sex in the workplace is not only commonplace, but also to be tolerated
and enjoyed.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268名中学教师在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攻击性行为和考试焦虑五种问题情境下教师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有效性和使用可能性的评定以及性别、教龄因素对教师评定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具有情境性,教师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的认可和真正在具体情境中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在厌学和退缩行为情境中,教师倾向于认为情感关爱型策略更有效;自我中心情境中,行为疏导型策略更有效;攻击行为情境中,惩罚约束型策略更有效;在焦虑情境中,言语疏导型策略更有效。在采用可能性的评定中,对学生的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和焦虑问题,教师都更倾向于采用言语疏导型策略;在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行为疏导型策略。(2)与性别相比,教龄是影响教师评定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有效性的较为敏感的变量。在厌学情境中,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认为责任转移型策略和情感关爱型策略更有效;在自我中心情境中,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认为责任转移型策略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词汇判定法,考察首词频率和尾词频率对高熟悉度四字成语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对高熟悉度成语的识别规律与多层聚类表征模型的观点比较吻合;(2)构成成语的成份词对成语表征有竞争和干扰作用,高频率成份词相对于低频率成份词,对成语表征的竞争和干扰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俱有因的定义,现今的大多数辞典都是采用《俱舍论》第六卷中的“互为果义”的定义。但实际上这一定义是世亲用来指出有部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定义,并且受到了众贤的强烈批判。众贤在《显宗论》第九卷中则以“同一果义”来定义俱有因。其中的差异是因为在最早出现六因理论的著作《阿毘达磨发智论》中只是列举事例而没有给六因下定义,而六因理论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六因的定义上,存在着争论。比如,在《大毘婆沙论》中没有讨论到:“法”是“随相”的俱有因,而“随相”却不能成为“法”的俱有因的这种非对等的情况。因此《大毘婆沙论》中将俱有因理解成心和心所的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对等的情况。因此对俱有因的定义就偏向于“互为果”。而后来由于生灭四相理论的引入,所以触及到法与随相非互为俱有因的情况。但当时俱有因的定义还是延用原有的“互为果”的说法。因此遭到了《俱舍论》的强烈的攻击。最终,众贤将俱有因定义为“同得一果”。即同得一(士用)果的其它法是该果的俱有因。从而含摄了互为因果和非互为因果的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能够代表汉代200余年历史进程的性习心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淮南子》的“循天返朴说”、董仲舒的“性待教为善说”和王充的“性有善恶,教可异化说”。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能够集时代之大成,就是今天,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仍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预见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需要什么的能力,是对未来自我状态进行的推理。该研究由两部分实验组成。实验1以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tance和Meltzoff(2005)的非言语研究范式,探讨了预见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4岁以后,幼儿能够根据未来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物品。实验2以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预见与抑制控制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对幼儿的预见能力存在直接的预测效力,而心理理论则是通过抑制控制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预见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了农民工感恩问卷初卷,对671名江苏苏南地区农民工进行施测,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并使用该问卷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发现:(1)最终形成16个题目的农民工感恩问卷,问卷包含频度方面、密度方面、广度方面三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06%;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得较好;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农民工感恩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2)农民工的整体感恩状况良好,农民工的感恩水平存在性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