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well-established finding in the simulation literature is that participants simulate the positive argument of negation soon after reading a negative sentence, prior to simulating a scene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ed sentence (Kaup, Ludtke, & Zwaan, 2006; Kaup, Yaxley, Madden, Zwaan, & Ludtke, 2007). On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finding is that negation requires two steps to process: first represent what is being negated then "reject" that in favour of a representation of a negation-consistent state of affairs (Kaup et al., 2007).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is finding with negative sentences could be a by-product of the dynamic way that language is interpreted relative to a common ground and not the way that negation is represented. We present a study based on Kaup et al. (2007) that tests the competing accoun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ome negative sentences are not processed in two steps, but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alternative, dynamic account.  相似文献   
52.
张玲燕  金檀  田朝霞 《心理科学》2013,36(3):576-579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视觉词汇加工领域的研究,多词素词的认知加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对三十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和系统梳理,重点讨论词素在多词素词认知加工中的作用。虽然对词素加工的本质 (形或义的激活)仍未达成共识,但词素语义能否在多词素词加工的早期阶段得到激活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对立阶段:分解论与整体论之争、词素形式论与语义论之争、先形后义激活论与形义同时激活论之争。本文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采用表情图片作为外源性提示的点探测任务,通过109名大学生探讨依恋倾向性和注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依恋回避维度和三种面部表情的提示有效性指标呈现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高分组出现了提示有效性效应的消失和逆转;依恋焦虑维度和提示有效性、注意卷入和注意分离没有相关。结果表明:回避性依恋者对任何信息都存在回避性注意偏向;回避性注意偏向的强度随信息依恋效价的增强而增强;回避性注意偏向的出现为去激活策略的存在提供了跨文化证据。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团体宽恕干预在大学生恋爱受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31名在恋爱中受到过伤害的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6次团体宽恕干预,并设立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前测中,三个组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幸福感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后测中,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上,宽恕干预组均优于控制组,而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三个量表上,宽恕干预组和一般干预组都要优于控制组,但两个干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3)前后测比较显示,宽恕干预组在各个指标上均有了显著变化;一般干预组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量表的得分上有了显著变化,但在恋爱宽恕的各个维度上(除报复维度)变化不显著;控制组则在各个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面对恋爱受挫群体,宽恕干预的针对性更强,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5.
田屹 《学海》2008,(1):96-100
在我国农村,农民对公共物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大多是由政府承担,特别是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在总体上并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公共物品却供给过剩.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单一的政府供给体制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应当探寻其他方式解决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此,笔者提出农村公共物品的民间提供,分析其可行的模式,并就如何激励农村公共物品的民间提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地方性立法涉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审慎、科学地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在地方性立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地方性立法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道德,并审慎量度道德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题.  相似文献   
57.
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伦理是奠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伦理形态,道德的存在以神圣的信仰为来源为归宿,自身不构成自足的根据,以神圣性的精神理念为起点和终点,形成了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并由此引申出一套伦理行为规范,对人的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进行道德建构和道德评判。所以,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将今世的相对性奠立在来世的绝对性之上,用神圣的视野观照世俗的道德,用超越的信念支撑经验的伦理。  相似文献   
58.
自尊只有高低之分吗?——高自尊的异质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葵  田录梅 《心理学探新》2006,26(3):20-22,34
传统观点认为,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好的适应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这种自尊水平的二分法过于简单,因为每种水平内部,尤其是高自尊内部还存在质的差异,即高自尊的异质性。该文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了它对未来自尊研究及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9.
田广兰 《哲学动态》2007,11(10):25-30
功利和权利分别是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在很多情形下是两个相反对的概念。“权利”范畴是自由主义权利论批判功利主义的利器,“功利”概念也曾是功利主义拒绝自然权利学说的依据。然而,功利主义的功利最大化的主张所可能造成的对个体基本权利的侵犯甚至剥夺受到了来自自由主义各流派的批评,就连法律实证主义者哈特也不得不承认:“真理注定不会存在于这样一种学说之中,这种学说将集体或一般公共福利的最大化当做其目标;相反,真理存在于尊重基本人权的学说中,这种学说要求保护特定的基本自由与个人利益。”[1]自由主义从公正、自由、…  相似文献   
60.
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发展特点及其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法对109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学校满意度的特点及学校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结果发现:1)青少年在学校满意度六个维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学校管理、成就、课业学习。2)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的青少年在学校满意度各维度上的满意情况不同。3)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和学校归属感紧密相关。年级、学习成绩、学校满意度均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