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4篇
  44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以438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及其对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青少年母亲支持高于父亲支持,母子冲突高于父子冲突,随年级升高,父母支持减少亲子冲突增多;(2)7年级仅亲子冲突显著预测抑郁,5、10年级父母支持和亲子冲突均显著预测抑郁,但5年级母亲支持和父子冲突仅预测女孩的抑郁;(3)对于10年级女孩,父女冲突较低时,母亲支持越高其抑郁越少,但父女冲突较高时,母亲支持并不能减缓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2.
Five studie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based relative deprivation (IRD)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Study 1 found that income satisfaction, a concept closely related to IRD,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osocial values across cultures. Study 2 foun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RD and prosocial aspirations among a sampl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Study 3 reveale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RD and volunteer behaviors. In Studies 4 and 5, we found that laboratory-induced IRD decreas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rosocial values and behaviors. Moreover, Study 5 also found that the tendency to prioritize self-interest over others’ mediated the effect of IRD on prosocial behaviors.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3.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 We examined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the satisfaction of relatedness needs at school and self-esteem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相似文献   
134.
该研究采用不同加工任务的间接测量方法,探讨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外显认知倾向和内隐态度激活程度。结果表明:1)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2)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相似文献   
135.
田学英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3):631-635
通过对1076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外倾和神经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体验的测查,本研究探讨了外倾和神经质影响情绪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有紧密联系;(2) 外倾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个体正性情绪的变异;(3) 外倾对正性情绪的影响部分是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的。该发现对实践中提升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状态并最终优化人格结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6.
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考察高低强迫倾向个体在Flanker任务上的差异,来研究强迫倾向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Flanker任务中,高强迫倾向个体显示出较慢的反应速度,表现为更多的犹豫不觉的特性;高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以集中加工为主;高强迫倾向个体在信息加工的灵活性上存在不足,对情景的变化较不敏感。通过对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强迫症的理论,同时为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多种模拟任务来测评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少有研究能证明它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该研究运用多质多法分析了某金融企业一次真实的评价中心测评项目,发现测评的结构效度并不理想。接着,通过多元概化理论的分析,探讨了结构效度不理想的原因,并指出了评价中心任务与所测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各维度的测量信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优化评价中心结构效度和提升整体测量信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8.
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及理论构建,编制了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并正式施测于2401名小学生。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小学生学习习惯可解构为主动学习、作业承诺、课堂守纪、课外阅读、勤奋学习、去拖沓和专心听讲7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提取的7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经分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结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可接受的水平,因而该问卷适用于小学生学习行为的个体鉴别。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以福柯的批判理论以及对圣经的社会科学批判为基础,使圣经中的性去神圣化,将之从神圣领域与意识活动中抽离出来,论及性的违规会突破宗教的、族群的与个体的边界。涉及贞洁、奸淫、强暴、复婚与乱伦等性态的律法,体现在约法典(出20︰22-23︰33)、圣洁法典(利17-26)与申命法典(申12-26)中。圣经律法呈现了一种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引发了有关性别与权力之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田时纲 《哲学动态》2005,(12):65-68
200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研究考察团(李鹏程副所长任团长)访问了欧洲著名学术机构--那不勒斯意大利哲学研究所.双方在研究讨论合作计划时,共同决定合作出版中文版的五卷本<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由田时纲研究员担任主编,定于2005年出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