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5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张居正是明朝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成功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堪称"东方马基雅弗利"。"附保逐拱"、"王大臣案"、"刘台案"和"夺情本谋"均是张居正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例证,从中可以剖析出"外儒内法"和两面性的特点。张居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是专制皇权对人性的扭曲,而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也直接导致了张居正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83.
先秦时期的齐国,在其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齐文化,而作为齐文化组成部分的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异常地繁荣。其繁荣的原因,与悠久的传统、统治者和民众的喜好有很大关系,而与发达经济之间的关系则更为深厚。研究齐国音乐繁荣的景象和原因,不仅是齐文化研究的需要,而且对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4.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phonology in the processing of morphologically complex words in a masked priming experiment. An English stem word target was... 相似文献
85.
因果报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社会大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理解,并进一步通过启动实验考察因果报应启动对厚黑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接纳是一种客观存在,55.83%的被试知晓因果报应,33.81%的被试表示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10.09%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很灵验,23.67%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影响自己的行为处世,22.96%的被试表示会用因果报应提示教育身边的亲友。(2)因果报应材料的启动能显著地抑制厚黑行为,中性材料的启动不能抑制厚黑行为,因果报应启动的内容与厚黑人格对厚黑行为具有交互效应,因果报应启动能更显著地抑制高厚黑人格被试的厚黑行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社会公众对因果报应的接纳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因果报应内蕴的道德自律、匡扶正义、累德向善等价值内核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用性,因果报应观念应建设性发掘和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所用。 相似文献
86.
从个体情绪波动到社会经济兴衰,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气象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提出大数据时代下, 基于情境营销理论的气象营销新概念。通过识别动态气象环境中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有影响的气象因素, 提出和验证“气象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这一逻辑链条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情境营销的气象因素影响、气象因素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气象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机制下的营销策略三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预期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延伸和丰富现有情境营销理论, 同时对环境消费心理学也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7.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安徽、天津的培训机构中的4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场排斥水平越高,其建言行为水平越低。(2)组织支持感在职场排斥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职场排斥通过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3)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受到积极心理资本的调节,积极心理资本会增强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8.
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主要包括意义存在(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追求(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生命意义缺失(Absence of Meaning)指个体缺乏生活的目标、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感的感知。意义缺失的体验一方面会带来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激发起个体强烈的重构意义的动机,引导人们进行意义追求。未来研究应增加对生命意义的获取和提升、意义缺失的原因、含义与结构、意义追求的动机和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90.
<正> 情绪活动和某些生理机能或心理过程的关系很久以来就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外科手术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也曾受到注意。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针麻手术,他的情绪状态对针麻过程及其效果的作用如何,这种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有什么联系?这是针麻临床上和理论上应予探讨的问题之一。本工作试图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与之伴随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