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6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71.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亲子依恋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指导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不良同伴交往对上述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不良同伴交往问卷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对737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后,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表明,不良同伴交往调节了"亲子依恋→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前半段,即当初中生的不良同伴交往偏多时,亲子依恋对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心理资本,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但是,较高的不良同伴交往会阻碍亲子依恋积极作用的发挥。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个人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2.
为明确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妒忌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以836名高中生为被试(M=16.34岁,SD=1.06),采用问卷法对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妒忌、反刍思维以及抑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社交网站好友数量以及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频率、时间后,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妒忌能够在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3)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与男生相比,妒忌的中介效应在女生被试群体中更显著;在男生被试群体中,妒忌的中介作用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的影响,而在女生被试群体中,该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3.
执行功能是否影响顿悟问题解决,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表征重组阶段是否涉及执行功能仍存在争议。基于此,通过2个研究探讨执行功能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1初步探讨执行功能与个体顿悟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执行功能与其顿悟问题解决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刷新功能可以显著预测顿悟成绩;研究2使用汉字字谜任务,通过行为与ERPs技术探讨执行功能对言语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其中研究2a,行为实验发现高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个体反应时显著小于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个体,说明执行功能中工作记忆刷新亚成分影响顿悟问题解决。研究2b脑电结果发现,"顿悟"条件较之"无顿悟"条件诱发了一个更强的早期成分P2和N2,以及中晚期P3。P2可能主要反映人脑对思维僵局的早期觉察,受到执行功能高低的影响。280~500 ms内,中晚期P3则主要体现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僵局打破过程,不受执行功能高低的影响,结果表明汉字字谜顿悟问题的表征重组阶段并未受到执行功能的影响,更倾向认为该阶段为一个突进的过程。综合2个研究说明,执行功能影响顿悟问题解决,其主要作用于顿悟问题解决过程的问题空间搜索阶段,而表征重组阶段是一个突进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4.
在一般攻击模型(GAM)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的视角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69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与忽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和道德推脱均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也呈显著正相关;(2)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初中组中,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而在高中组中为完全中介;(3)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男生组中,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在女生组中显著。  相似文献   
775.
本研究采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量表、自尊量表、感知积极反馈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八所普通中学1588名11~19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感知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孤独感;(2)感知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经由感知积极反馈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具体而言,感知积极反馈的中介效应只出现在高自尊者中,在低自尊者中并不存在上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76.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涉及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个人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本研究探讨了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和员工UPB间呈倒U型关系;且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受到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当员工内化道德认同较低时服务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而象征化道德认同并不调节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7.
杨泽垠  孙龙 《心理科学》2023,46(1):189-195
结合反应时方法和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以140名公交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危险类型:隐藏危险、明显危险)×2(驾驶员分组:有无交通违规/事故记录)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危险类型对危险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反应时比隐藏危险短,无交通违规/事故记录驾驶员对明显和隐藏危险的反应时均比有交通违规/事故记录驾驶员短。控制驾驶风格后,危险类型主效应不再显著。结果表明,公交驾驶员危险知觉的特点随着危险类型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778.
All current versions of ethics for human interaction with animals are based on theories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or for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 The perceived analogies between relationships among humans those theories were designed for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have led to specifically revised and adapted theories for eth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In this essay I propose two further analogies that I develop into one core argument to cover specific issues in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not yet adequately addressed. First I adapt the ethical theory designed for use between human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clients for analogous use i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second I similarly adapt the ethical theory designed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 use elephants as example of an animal species and they stand as proxy for all similar animal species. The overall argument justifies moral duties for humanity to protect both species and the global biosphere as home for all living organisms.  相似文献   
779.
Inferences about moral character may often drive outrage over symbolic acts of racial bigotry. Study 1 demonstrates a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di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evaluations of an act and the person who carries out the act. Although Americans regarded the private use of a racial slur as a less blameworthy act than physical assault, use of a slur was perceived as a clearer indicator of poor moral character. Study 2 highlights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moral judgments of acts and persons, demonstrating that first making person judgments can bias subsequent act judgments. Privately defacing a picture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led to greater moral condemnation of the agent than of the act itself only when the behavior was evaluated first. When Americans first made character judgments, symbolically defacing a picture of the civil rights leader was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perceived as an immoral act. These studies support a person‐centered account of outrage over bigotry and demonstrate that moral evaluations of acts and persons converge and diverge under theoretically meaningful circumstanc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80.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存在远处转移,或者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对于手术治疗在这些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不应该忽视手术这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从而使晚期的患者也能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