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组织和谐的特征不利于组织中建言行为的发生;权力距离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长期观念可能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文化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2.
辞世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珍视生命,正视死亡.辞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支持患者,支持家属,善后工作.对肿瘤患者进行辞世教育,让生命活得庄重,死得尊严.  相似文献   
183.
初中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问卷法对431名初中生的精神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的精神信仰特点如下:(1)总体状况表现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在7个信仰维度上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国家民族、政治信仰、家庭主义、生命崇拜、宗教信仰、金钱物质、神灵崇拜;(2)男生比女生更看重政治信仰和金钱物质,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宗教信仰;(3)初三年级学生的金钱物质和生命崇拜的信仰程度最高,初二年级次之,初一年级最弱;(4)非学生干部比学生干部具有更强的金钱物质信仰;(5)团员的政治信仰程度高于非团员;(6)学习成绩为上等的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信仰程度高于学习成绩为中等和下等的学生,学习成绩为下等的学生对金钱物质的信仰程度高于学习成绩为上等和中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4.
面孔社会知觉指知觉者基于面孔所有者的面孔信息对面孔所有者的人格特质等进行知觉推断的过程。表情是人们进行面孔社会知觉的关键线索之一。表情可以单独通过本身的局部特征和结构信息影响面孔社会知觉, 还可以通过对知觉者的情绪诱发或表情传达的行为倾向性来影响面孔社会知觉的结果。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多种表情类型的组合及特定表情(伪装表情)高频出现以及知觉者判断人格特质存在主观性, 未来研究要加强多种表情类型对面孔社会知觉的影响研究, 还要进一步将知觉者因素作为未来研究的变量。  相似文献   
185.
运用眼动技术对蒙古国蒙古族大学生、中国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场景知觉特点进行对比,旨在从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文化对认知的作用。结果发现,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眼动指标无显著差异,均重视背景与前景物体的关系,而蒙古国大学生更加注意对前景物体的知觉,这与汉族和内蒙古蒙古族大学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影响个体的认知,文化融合会对认知产生建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86.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情绪,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在既往研究中并不一致。本研究首次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整合相关实证研究,检验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计纳入26篇文献, 85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5823人。主效应检验发现,羞愧组比控制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羞愧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暴露情境比掩蔽情境更能诱发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情境(暴露情境或掩蔽情境)调节作用显著,但年龄、文化背景、羞愧诱发方法、羞愧类型及亲社会行为类型等变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保证了纳入文献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就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人们对于羞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及调节机制的认识。后续研究可深入探讨认知因素和个体特征在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作用,考察羞愧与其他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7.
人机交互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模拟的人机交互实验, 分析持续作业过程中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的变化; 采用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二种建模方法, 探索人机交互过程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建模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持续作业中认知负荷在主任务反应时、主任务正确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4个评估指标上变化显著; 在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2个评估指标上变化不显著; 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模型可以对不同作业时间段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 再结合认知负荷的综合评估模型, 可实现对不同作业时间段个体认知负荷水平等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8.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和加工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以此来调整教学和管理课堂.研究选取9名专家教师和16名师范类研究生,采用专家、新手教师对比的范式,借鉴场景知觉的研究方法,以静态教学场景和非教学场景作为刺激材料,利用眼动技术,探讨了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场景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新手,专家对静态课堂教学场景的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对于不同的场景类型,非教学场景受到的注视次数更多;专家对于非教学场景的注视次数要多于教学场景,但是平均注视时间少于教学场景;专家对非教学场景的总注视时间长于新手.研究表明,专家对非教学场景采取的是多次注视但每次注视时间短的策略,体现的是一种快速扫描的注视模式,而对教学场景采取的是少量注视但每次注视时间长的策略,体现的是认真观看的注视模式.  相似文献   
189.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0.
为探讨不同社交网站使用(微信和微博)和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8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微信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不显著,而微博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显著,即微博使用越多,抑郁越多;(2)微信使用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正向预测抑郁;而微博使用不能直接预测抑郁,其效应完全由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所链式中介。研究提示,微信使用和微博使用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其机制是不同的,微信比微博有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多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