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6篇
  3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作为术前药应用的临床疗效。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lmg,对照组肌注东莨菪碱0.3mg。于各时间点检测血乳酸值、血气(PaO2、PaCO2)及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结果示实验组血乳酸下降、PaO2上升,PgCO2一PaCO...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低氧血症为其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因此需寻找一个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如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测定等来帮助本病的诊断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发病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其治疗应该个体化。就其个体化治疗的依据、方法的研究及具体的措施运用哲学原理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实验事实,对PASS智力模型进行扩展,并提出一个简称AMPLE的智力模型。这个模型基于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包括注意(attention)、操纵(manipulation)、计划(planning)、学习(learning)和评估(evaluation)等过程。它是一个囊括觉、知、情、意诸成分在内的全面的智力模型。  相似文献   
15.
古代书院非常重视生徒的诚信教育.书院教育家认为"诚"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事之本然",故教育生徒要保持人的"诚"之本质,进而坚守"言行相顾"之"信",担负于他人、社会之责任.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及其治疗策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症是各种严重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及外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现行治疗措施的反思有助于改善其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17.
功利与道义、责任与义务、规范与自由、必须与应该、他律与自律等等,一直是伦理学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性问题,追溯其根源,却缘于道德与美德相混淆。因而,辨析道德与美德而使之各归本位,这是推进伦理学前进的认知前提。客观论之,道德属于他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以,道德是功利的,它以自我利益持守为出发点,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道德是美德的基础,因而,美德属于自律,是对道德的卓越,是人人应该响应的社会倡导,所以,美德是道义的,它以自我利益放弃或超越为起步,以无私利他为基本准则,以履行责任之外的义务来增进他者利益为展开方式,以实现个性张扬和精神自由为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休谟的正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互利原则",把功利视为正义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同情原则",认为同情是正义感的来源,正义来自人们对公益的关心.休谟正义理论中的这个矛盾,表明正义本身所包含的两层要素:正义既具有有利于当事双方的互利性,又要求当事双方有着互相认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脑区能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脑区能态理论,研究有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讨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脑机制,指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徽州古民居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宝库,传统文化之精髓,而《周易》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活水,其"天人合一"、"保合太和"、"唯变所适"的美学思想对徽州古民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徽州古民居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研究徽州古民居所体现的《周易》美学思想,有助于体认其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和宣扬徽州古民居,从而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它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