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年龄、作业难度和训练对成人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和“附加联想”三项目,对90例成人(分为青年、老年和老老年组各30例)进行记忆测查和训练,目的为探讨年龄,作业难度和训练对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年组记忆成绩明显高于老年和老老年组,后两组无显著差异;无关联想的年龄差异大于有关联想,作业难度扩大了年龄差异;各年龄组训练后记忆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训练扩大了年龄和作业易难的差异。由此可见,记忆受年龄、作业难度和训练三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再次证实了老年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2.
杨玉芳  孙健 《心理学报》1994,27(1):8-13
用经过删除的语音歧义句作材料,研究了词边界信息在句中的分布。结果说明,在歧义句中歧义音节是最重要的切分线索;向歧义音节的前后过渡也对词切分有贡献;歧义音节和过渡以外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切分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99  
本研究运用一个"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及青岛等四省市的204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教师们在工作性质、职业投入感及人际关系这些内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高,而在薪水、领导管理、进修提升及物理条件这些外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低;(2)女教师的工作满意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3)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动机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适应特征的情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情境评价法对人际关系适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1以 Schutz提出的人际关系六因素为评价标准 ,采用情境评价法比问卷形式能更有效地揭示人际适应特征 ;2在情境评价中 ,以合作为主的情境设置比以竞争为主的情境设置更利于反映出人际适应特征 ;3情境评价采用定向、组织、交流和问题解决等阶段的过程设计符合情境评价的实际进程 ,有助于分阶段展开被试的行为特征 ,提高情境评价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37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和训练前的血压和脉率,并测了25名运动员赛前、赛后和训练后尿内儿茶酚胺的排出量。结果发现男子组赛前舒张压比训练前为高。比赛后尿内去甲肾上腺素排出量男女组均显著高于比赛前,男子组训练后尿内去甲肾上腺素排出量比比赛后略低,而女子组则比比赛后有明显降低。说明男子组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增加与情绪的关系较少,而女子组则与情绪关系较密切。赛后肾上腺素排出量男女组均有明显增加,训练后排出量均比比赛后排出量低。女子组在赛前、赛后、训练后肾上腺素排出量均比男子组为低,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比赛中发挥好的肾上腺素排出量倾向较低。  相似文献   
16.
20岁至90岁成人的某些记忆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工作是我们过去关于记忆年老化研究的继续。记忆材料为自行设计并与全国若干单位协作编制的“试用临床记忆量表”。受试为健康成人210名.分为7个年龄组,各组性别、文化匹配。每组有20名并作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检查。结果:1.成年至老年记忆变化总的趋势是,50岁组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后又有更显著的减退。2.在智力匹配条件下记忆年老化趋势相同(20、40、50、60、70岁年龄组)。3.无意义图形再认和有关联想学习年龄差异最小,无关联想学习和人像的姓氏,爱好特点回忆年龄差异最大,表明老年人建立无关的全新的联系困难。据此,作者指出老年记忆障碍可能是编码储存和提取困难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肤色色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色差测色计对548名3—17岁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脸颊部肤色色度测定,分别测出X、Y、Z三刺激值及x、y色度坐标。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肤色色度值为x=0,3828,y=0.3454;反射率为26.02%;主波长为590.2nm;刺激纯度(Pe)为27.4%。女性的反射率略高于男性,反射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趋势。男性的肤色刺激纯度则略高于女性,饱和度随着年龄增长而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结果和成年人的比较,反射率较之成年人高3%左右,饱和度则低4%左右,主波长则较长约0.9nm。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以50名青年作对照,对240名65—90岁正常老人的短时记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看到:1.在逻辑故事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数字广度和指向记忆四项记忆成绩上,均有随年老而衰退的明显趋势。其中除数字广度外,其他三项记忆在入老年后(65岁至90岁)有继续减退的趋势。在逻辑故事、指向记忆和总分上还见到有65岁和70岁组、75岁和80岁组成绩接近的现象;2.老年人顺背数字成绩较好,对刺激序列中末端刺激的正确回忆率较高,均说明老年人的初级记忆受损较少;3.四项记忆成绩比较,青年组故事分节分最高,然后依次为图象自由回忆、顺背数字和指向记忆,而老年组则无此明显顺序;4.文化因素对记忆成绩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情绪活动和某些生理机能或心理过程的关系很久以来就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外科手术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也曾受到注意。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针麻手术,他的情绪状态对针麻过程及其效果的作用如何,这种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有什么联系?这是针麻临床上和理论上应予探讨的问题之一。本工作试图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与之伴随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Individuals are not always aware of their mental content. We tested whether lack of awareness occurs in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trauma,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We also examined the role of proposed cognitive mechanisms (working memory and inhibition) in explaining unnoticed intrusions. Individuals with PTSD (n = 44), and varying levels of symptoms (high posttraumatic stress [PTS]: n = 24; low PTS: n = 37) reported on intrusive thoughts throughout a reading task. Intermittently, participants responded to probes about whether their thoughts were trauma related. Participants were “caught” engaging in unreported trauma-related thoughts (unnoticed intrusions) for between 24 and 27% of the probes in the PTSD and high PTS groups, compared with 15% of occasions in the low PTS group. For trauma-related intrusions only, participants lacked meta-awareness for almost 40% of probes in the PTSD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bserved in the other groups (~60%). Contrary to predictions, working memory and response inhibition did not predict unnoticed intr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s who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trauma can lack awareness about the frequency of their trauma-related thoughts. 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 occurrence of unnoticed intr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