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以189名大学生为被试,在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包含4方面内容,78个项目的情绪社会分享公众观正式调查问卷.对210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情绪社会分享具有情绪改善、认知应对、人际融洽三类功能,具有传播负效、承载负效两类风险;分享对象的反应促进和反应阻断行为以及分享事件性质和分享限制行为影响分享过程.  相似文献   
702.
国有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搜集、预试与正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问卷。对部分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内容由胜任工作社会化、组织文化社会化和领导政治社会化三个维度构成。文章最后对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内容维度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异同以及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03.
20世纪末期兴起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从揭示社会认知无意识成分的角度。为探究社会心理的实质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就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沿革进行综述,并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社会意义及应用价值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704.
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陕西省道教协会、北京白云观、香港青松观、陕西重阳宫承办,陕西省社科院道学研究中心、香港全真道研究中心、西安市道教协会协办的以“道衍全真、和谐同德”为主题的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大典暨全真道济世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重阳宫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05.
土地职业伦理:内涵、现实缺失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职业伦理是现代职业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土地法治的伦理基础.但是目前在我国的职业伦理建设中却出现土地职业伦理的缺失,这既不利于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又对现代伦理建设职业化趋势造成阻碍.加强土地职业伦理研究和教育,完善土地职业伦理考评体系和监督机制,建立土地职业行为准则,繁荣传统土地伦理文化是目前填补土地职业伦理缺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06.
Defendants who are accused of serious crimes sometimes feign amnesia to evad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Previou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feigning amnesia might impair subsequent recall. In two experiments, participants read and heard a story about a central character, described as “you,”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either a puppy (Experiment 1) or a friend (Experiment 2). On free and cued recall tests immediately after the story, participants who had feigned amnesia recalled less than did participants who had recalled accurately. One week later, when all participants recalled accurately, participants who had previously feigned amnesia still performed worse than did participants who had recalled accurately both times. However, the participants who had formerly feigned amnesia did not perform worse than did a control group who had received only the delayed recall tes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feigned amnesia effect” may reflect nothing more than differential practice at recall. Feigning amnesia for a crime need not impair memory for that crime when a person later seeks to remember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707.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lay theory approach provides a framework beyond previous stereotype/prejudice research to understand dynamic personality processes in interracial/ethnic contexts. The authors conceptualize theory of race within the 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CAPS), in which lay people's beliefs regarding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race sets up a mind-set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construe and interpret their social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endorsement of the essentialist theory (i.e., that race reflects deep-seated, inalterable essence and is indicative of traits and ability) versu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theory (i.e., that race is socially constructed, malleable, and arbitrary) a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encoding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which in turn affect feelings, motivation, and competence in navigating between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dynamic interracial/intercultural processes. Relations of this approach to CAP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08.
以额叶损伤病人为被试,探讨在知觉型联想启动和知觉启动中,额叶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任务包括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以及相应的再认任务。结果表明,额叶损伤病人在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中,对旧词和重组颜色词的命名时间都没有明显差别,联想启动和颜色启动效应受损,但轻度记忆损伤病人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再认成绩相似。相关分析发现联想启动和颜色启动与额叶的多项功能有中度相关。这表明,额叶参与了知觉型联想启动效应和知觉启动,并且与其抑制和注意等执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09.
孙周兴 《现代哲学》2002,59(4):85-95
本文讨论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中的现象学。作者从题域和方法两个角度上探讨海德格尔这个时期的形式显示现象学。就题域来说,海德格尔试图突破胡塞尔现象学的“知识”或“理论”局限,深入到“前理论的”层面,即所谓前理论的“原始东西”;就方法来说,海德格尔沉思和实践了他所谓的“形式显示”的思路和言路,以此力求与传统哲学的形式化思想方法划界。作者认为,“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乃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之前的现象学哲思的最富特色和创意的成分;而由于这种方法上的探索也影响到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因此一般而言,它也标志着海德格尔全部思想的现象学特质。  相似文献   
710.
广告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广告的呈现方式、呈现时间及广告词的呈现方式为变量,探查了广告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效应.结果发现:(1)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三种因素之问存在交互作用,但在不同的启动条件下其作用方式不同;(2)伴随着广告出现的功能性介绍增强人们对产品的需要程度,而具有艺术性设计的广告词增强人们对产品的喜欢程度;(3)刻板化状态影响判断标准,高刻板化程度者的判断标准更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