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8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This study revisited Reid’s (1987)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 (PLSPQ) in an attempt to answer whether the PLSPQ fits in the Chinese-as-a-second-language (CSL) context. If not, what are CSL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drawing on the PLSPQ? The PLSPQ was first re-examined through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with 224 CSL learn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id’s six-factor PLSPQ could not satisfactorily explain the CSL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therefo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PLSPQ in the CSL context. A four-factor PLSPQ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cluding auditory/visual, kinaesthetic/tactile, group, and individual styles. Such a measurement model was cross-validated through CFAs with 118 CSL learners. The study not only lends evidence to the literature that Reid’s PLSPQ lacks construct validity, but also provides CSL teachers and learners with insightfu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concerning learning styles.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2.
Recent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learning to associate the value of behavioral outcomes with specific stimuli (i.e., value learning/association) can induce attentional capture in a subsequent visual search task.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component of attentional bias toward value-associated stimuli in the dot-probe paradigm. In the training phase, participants learned to associate nonsense shape outlines with monetary wins or losses. The shapes were then used as cues in an explicit no feedback dot-probe task. Probe appeared at either the salient (congruent trial) or nonsalient location (incongruent trial). Results indicate attentional bias toward value-associated stimuli, futher more this attentional bias is driven by an engagement bias.  相似文献   
113.
“道情”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情”的源起与体制“道情”作为一种道教声腔说唱艺术,起源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道情”原为“道歌”,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所创,用来宣传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宗教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伴奏,亦称渔鼓;有人认为道家的《步虚词》是“道情的先声”,《步虚词》由道家之徒所吟唱,未几便产生出了正式的“道情”;陈汝衡先生在其《说书史话》中引用《新唐书·礼乐志》“高宗调露二年命乐工作道调”的记载,欲从中寻绎出道情的起源①;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中说:“道情之唱,由来甚久。元曲有仙佛科;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  相似文献   
114.
正确运用医院服务效益的评价指标,才能引导医院健康发展。在服务产品理论基础上,探讨医院服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范畴及其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两个效益的辩证关系认为,医院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与重视经济效益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15.
世界逻辑元研究的进展--评《逻辑学思想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龙主编的<逻辑学思想史>(张家龙、刘培育、郑伟宏、邵强进合著)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是该书审稿人和热心读者,多次阅读,反复体味,深感其多有堪向广大读者推介的特色和优点.  相似文献   
116.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辅仁大学十分漫长、艰难的创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指出了英敛之、马相伯、雷鸣远、奥图尔、陈垣等人所起的作用,特别强调英敛之既是最重要的发起人,也是奠基人——为辅仁厘定了既要吸收西方最新科学、又能发扬中华固有的优秀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信教自由的办学理念,并具有教育救国的思想特点,闪耀着爱国、爱教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17.
国内外关于心理战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垒  孙祥敏 《心理科学》2004,27(3):755-756
心理战作为一种战争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端于上世纪初。该文概述了心理战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以来国内外关于心理战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我国心理战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8.
刘电芝  孙泽军 《心理科学》2004,27(6):1410-1413
本研究以两所中学的136名初二学生为实验被试.采取平衡组实验设计,编制专门的(实验教程).以专门训练与日常教学渗透相结合和专门集中训练两种方式进行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1。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策略训练对优生、中等生的帮助更大;3。在迁移效果上,阅读策略的专门训练与教学渗透相结合的训练明显优于专门的集中训练。4。在本实验的延迟测验条件下.对策略的运用,激活组显着优于未激活组。  相似文献   
119.
今天宗教对话随着文明对话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雷西所著的《与他者对话》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为基本方法,通过处理基督教信息与现代普世多元宗教处境的关系,致力于建构一种宗教对话的准则学。特雷西将在差异与冲突中的对话和团结作为最佳盼望,将批判和存疑作为构成对话的必要条件。他将聚焦于他者作为宗教对话准则的看法,这无疑对当今宗教对话的继续展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孟慧  宋继文  孙志强  王崴 《心理科学》2011,34(5):1167-1173
本文通过对426名在职人员的调查,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对工作绩效与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SPSS 13.0和Lisrel 8.7 对数据进行多层级线性回归分析,并依据温忠麟等(2006)的统计步骤分析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与任职年限之后,自我效能在变革型领导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之间都起部分中介作用;(2)核心工作特征在变革型领导与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调节作用需要通过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