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uang  Linus Ta-Lun 《Synthese》2021,198(9):8043-8072
Synthese - A fundamental task for any prospectiv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is information control: routing information to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to support a variety of tasks. Jerry Fodor has argued...  相似文献   
22.
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让人们担忧因错失信息而导致自身的利益受损,本研究探讨这种现象的加剧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探究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在其过程中人际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个体的错失恐惧程度负向预测了其亲社会行为;(2)人际安全感在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高的错失恐惧水平会降低个体的人际安全感,从而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3)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低的时候,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消极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3.
黄婷婷 《法音》2021,(3):24-29
一、瞿昙寺历史沿革及揭钵图描述瞿昙寺,位于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21公里的瞿昙镇,背枕罗汉山,面朝瞿昙河。根据瞿昙寺现存碑志[1]、匾额[2]以及相关文献,可知瞿昙寺为皇室敕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扩建于永乐、宣德年间,在清朝曾多次局部修缮、补绘。历经六百余年岁月沧桑,瞿昙寺至今依旧保存完整,是一组规模宏阔、质量精粹的明代建筑群[3],这也使其在海东地区的明代寺院中颇负盛名。  相似文献   
24.
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善恶、美丑、损益、是非的信念系统,通常是充满情感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特点。价值观的稳定性表现为:基本价值观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特别是保护性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个人的发展、经历重大事件以及实验干预可导致价值观的改变,可变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重要性发生变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讨个人的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价值观研究中国化、价值观研究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乃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从贵州省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实际出发,以大样本为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方法编制《校园霸凌行为问卷》。方法:经理论建模、题库建设编制初测问卷,以392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3899名被试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最终问卷。结果:问卷由7个一阶因子和2个二阶因子组成,共40个题项。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927之间,重测信度在0.291~0.49之间,结构效度良好,与OBVQ-V和MBVS的相关分别为0.646和0.726。结论:本研究探索、发现并整合创新了反映当代校园霸凌治理难点的“恶整霸凌”; 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国内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6.
Current Psychology -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onset mechanism of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PMPU), the current study teste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leep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PMPU though...  相似文献   
27.
Huang  Xianhong  Hua  Le  Zhou  Xueyang  Zhang  Hao  Zhang  Meng  Wang  Sheng  Qin  Shangren  Chen  Jie  Wang  XiaoHe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21,30(6):1416-1427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home environment, defined as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parent education level, household income), student resource-mediated SES (access to nutritional resources and cognitively stimulating experiences), reading ability, and difficulty with homework on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siding i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i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is study included 3200 Grade 3–6 students from 8 elementary schools in Hangzhou City. Assessments included questionnaires that evaluated student quality of life, family SES, resource-mediated SES (dietary behavior and the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reading ability, and difficulty with homework. The effects of the home environment on student quality of life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verall, 80.6% of students had a medium or better quality of life. Young age (Grade 3 or 4), female sex, household income of 10000–15000 RMB, high breakfast consumption, daily intake of fruit, a balanced diet, and good reading habi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udent quality of life (P?<?0.05), while overuse of electronic devic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P?<?0.05). Dietary behaviors,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and student reading ability and difficulty with homework directly affected quality of life. Family SES indirectly affected student quality of lif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should have access to good nutrition and cognitively stimulating experiences to enhance their well-being and provide them with social and academic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感恩对初中生合作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追踪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究了特质感恩与内在的合作倾向,状态感恩与外在的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女生的特质感恩、人物取向感恩显著高于男生;初一下的合作倾向显著低于初一上、初二上时期;(2)初中生的特质感恩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倾向,状态感恩的唤起会增加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29.
从《四库全书》中检索到1700部涉及“自爱”的古籍,形成包含2370条句段的语料库并逐条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自爱包含自我珍重、自我接纳与自我约束三个主要指标以及个我自爱、小我自爱与大我自爱三个主要维度。未来研究将依据我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脉络,结合新时代人们对自爱的理解,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从而为健全人格养成服务。  相似文献   
30.
收入分配公平判断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公平与否的主观评价。通过对参照点和收入金额的控制,探讨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对收入分配公平判断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1)民众的收入公平判断受参照点的影响,在有参照点的情景下比无参照点情景下更感觉不公平;(2)不同工资水平下,民众的公平判断具有显著差异,而且民众对低于平均工资的“受损”比高于平均工资同等金额的“受益”赋予的公平感的权重更大,即存在得失感受的不对称;(3)不同的工资参照点、多得和少得的分配结果共同影响民众的公平判断,即损失规避在参照依赖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