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植物状态生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植物状态生存的判定和分类,从人的本质分析植物状态的生存价值,从生物学、社会学角度分析植物状态生存与死亡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植物人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不完全生命状态,在社会学意义上,他是死亡个体。对我国卫生费用的现状进行评估,从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植物状态生存者维持或放弃治疗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2.
黄涛 《宗教学研究》2006,(3):160-165
巫术与神灵崇拜仪式中出现的仪式语言有咒语、祷词与神谕。在现代社会尚存的以民俗信仰为主的中国本土传统的宗教仪式中,三种仪式语言往往连用或混杂在一起,而咒语的情况最为复杂。原始形态的咒语源自巫术活动中的语言灵力崇拜,而在后世有各种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形态。依照咒语形成的原理和基本特征,可以判别具体仪式中咒语的灵力构成形态。根据三种仪式语言的性质、特征的差异,以及所用词句的不同,可以将三者加以比较细致的区分,借此可以明了特定仪式的超自然力崇拜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143.
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内在动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13名小学生为被试,设置成功和失败情境,考察三种成就目标取向学生内在动机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种情境下,掌握目标的学生均有最高的内在动机;失败情境下,成绩接近目标学生的内在动机显著高于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但成功情境下,两种目标取向学生的内在动机没有显著差异;掌握目标学生在两种情境下的内在动机无显著差异;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学生在失败情境下的内在动机显著低于成功情境下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44.
管理培训背景下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祁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6,29(3):614-617,579
本研究以适应性绩效理论为基础,在上海、北京、广州、浙江、江苏、重庆等地用问卷调查了十多个企业的管理培训实施情况,得到了334个有效样本。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得到了管理培训背景下的四因素适应性绩效结构模型,四个因素分别被命名为:压力和应急处理、创新解决问题、岗位持续学习以及人际和文化适应。该适应性绩效结构为管理培训评估研究中效标的确定提供了新思路。最后讨论了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在大鼠条件性饮水反应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在每天训练之前,通过预先与记录电极一起埋植在海马齿状回的注药管,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观察其对海马齿状回的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的影响。结果表明:NE能增强突触效应;训练作业前注NE易化了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的形成,但对其巩固无影响;同时相应地易化了动物条件反应的建立。提示NE参与海马齿状回的习得性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本文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6.
以6579名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儿童学校适应的指标将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分为良好型、闲适型、紧张型、高危型四种类型.(2)良好型的儿童,在学业自我评估、学业动机和心理健康水平三个水平上的得分为正向,在问题行为上的得分为负;高危型儿童的结果与适应良好型的儿童完全相反;而在闲适型的儿童中,学业动机为负、心理健康水平为正;在紧张型的儿童中,学业动机为正向、而心理健康水平是负向的.(3)建立儿童学校适应的判别函数,为儿童在教育和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提供了初步诊断依据,同时也对有关学校适应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7.
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林飞 《学海》2007,(3):68-72
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发展慈善事业,减少贫困与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社会调节,促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参与第三次分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培育与发展慈善组织,建立现代财富伦理,推进慈善文化的发育与普及,增强企业家慈善捐款的热情,提高慈善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鼓励志愿者的慈善义工,大力推进慈善理论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8.
香港的医疗制度由一个"二元医疗体系"组成,在体制模式、融资制度及服务规管三方面的安排都有其独特之处,为香港七百多万人提供了一个全民医疗安全网,能够达到公平、有效、可及性高及质素佳的要求。但是这个医疗系统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隐忧,需要有效的改革,包括管治、管理、服务安排和融资模式改革等。  相似文献   
149.
The present research examined whether 9.5-month-old infants can attribute to an agent a disposition to perform a particular action on objects, and can then use this disposition to predict which of two new objects - one that can be used to perform the action and one that cannot - the agent is likely to reach for next. The infants first received familiarization trials in which they watched an agent slide either three (Experiments 1 and 3) or six (Experiment 2) different objects forward and backward on an apparatus floor. During test, the infants saw two new identical objects placed side by side: one stood inside a short frame that left little room for sliding, and the other stood inside a longer frame that left ample room for sliding. The infants who saw the agent slide six different objects attributed to her a disposition to slide objects: they expected her to select the "slidable" as opposed to the "unslidable" test object, and they looked reliably longer when she did not. In contrast, the infants who saw the agent slide only three different objects looked about equally when she selected either test object. These results add to recent evidence that infant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can attribute dispositions to agents, and can use these dispositions to help predict agents' actions in new contexts.  相似文献   
150.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or not the reconfiguration of a set task could modulate the efficiency of feature search. In Experiment 1, target set size was manipul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enumerating targets defined by color yields a much steeper slope when executed simultaneously with a discrimination task than when done singly. However, when distractor set size was manipulat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iciency of individualizing targets from distractors between the two task conditions, no matter whetherthe search was guided by bottom-up information (Experiment 2) or top-down information (Experiment 3). Drawing upon these results,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1) an additional task can impair the efficiency of enumeration, resulting in a steep slope of counting even when target set size is quite small, and (2) in feature search, the visual system first reconfigures the task set to match the input feature information and then detects the targets with an optimal efficiency, which does not support the theory proposed by Di Lollo, Kawahara, Zuvic, and Visser (2001; Di Lollo, Smilek, Kawahara, & Ghorashi,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