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69篇
  130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空间位置与从众行为是影响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两个重要因素,该研究在于探讨 这两个因素在人们的逃生决策中究竟如何发挥影响作用.研究采用3(空间位置)×4(人数分布)被试内实验设计对随机选取的6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空间位置和人数分布均对疏散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数人在对逃生出口选择对,距离出口的远近(所处的空间位置)是最先考虑的因素,有少部分人会表现出从众行为,而忽略空间位置.当所处位置在中间时,人数分布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空间位置和人数分布影响了人们的从众行为,进而影响逃生决策.  相似文献   
992.
人员选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晓锋  车宏生 《心理科学》2004,27(2):499-501
本文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十余年来人员选拔的新进展:预测源内容和过程研究、新兴选拔模式和内容研究、选拔有效性研究。从中可以看到人员选拔的以下几个特点:①在选拔模式和内容上.人员选拔突破了传统的框架;②选拔有效性原因研究受到重视;⑧团队成员选拔,跨文化选拔成为选拔研究的新热点.并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3.
创造性智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展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5):1103-1106
本研究旨在以心理测最的方法构建创造性智力的维度。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自编创造性智力测试,以大学生为被试,然后时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经过修正得到创造性智力结构的二阶四维同质性模型,由此创造性智力的结构可以从四个维度去描述,即假设检验、顿悟思维、创新设计和定势-批判。  相似文献   
994.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玲 《心理科学》2007,30(1):96-99
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调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自尊个体具有明晰的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都表现出压力缓冲作用;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交互影响着个体的心理调适。此外,研究探讨了自我概念清晰性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员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琦  许百华  张兴国 《心理科学》2007,30(1):241-24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组织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各种变革,这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员工应当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行为策略,以此加强对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消除职业发展中的阻滞状态,从而实现自己预期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996.
许静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2):297-300,288
本研究尝试通过22名被试在阅读自我成败句子及他/她成败句子时的眼动数据来探讨内隐自尊,结果发现阅读主语人称为“我”的句子时.自我成功句子与自我失败句子的第二次注视时间及瞳孔大小存在差异,这提示内隐自尊存在,个体会无意识地对自我积极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997.
徐晓东  刘昌 《心理科学》2007,30(4):909-911,890
Mnller提出维度权值概念(Dimensinal weighting)来解释注意选择,他认为在视觉搜索过程中,来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会根据任务的需求联合起来,对注意进行动态性调整。维度权值理论对选择注意的解释得到了行为、脑成像及脑损伤研究的支持,目前它已经成为解释两种控制加工关系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998.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中模型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结构方程模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针对研究问题建构理论模型成为研究者们所重视的问题。该文探讨了心理学研究中模型选择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希望对广大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9.
张旭  桑标 《心理学探新》2007,27(3):87-90
采用自编问卷对师范毕业生的师范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测量总体在性别方面的方差分析结果无差异显著性。各系毕业生与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机智、学业诊断、学生管理、教学策略以及总均分上,方差分析结果均呈显著性差异,表明师范毕业生的师范素质训练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00.
Feeling-of-knowing judgement i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as a unitary cognitive process. However,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knowing that you know (positive feeling-of-knowing) and knowing that you do not know (negative feeling-of-knowing) have different neural substrates (Luo, Niki, Ying, & Luo, 2004).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d a paradigm adapted from Koriat and Levy-Sadot (2001) to examine whether positive feeling-of-knowing and negative feeling-of-knowing were mediated by distinct cognitive processes. We found that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of-knowing were dissociated during immediate feeling-of-knowing judgements (i.e., preliminary feeling-of-knowing) and delayed feeling-of-knowing judgements (i.e., postretrieval feeling-of-knowing). At the judgement intervals, positive feeling-of-knowing was based on partial recovery of the nonrecalled targets, whereas negative feeling-of-knowing was determined by familiarity with the retrieval cu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eeling-of-knowing is a heterogeneous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