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7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Whether religion contributes to or mitigates social inequality is ongoing.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by 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istian affiliation and Asian citizens’ discrimination experience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Asian American Survey and employing the Inverse Probability Treatment Weighting approach, this study finds that having a Christian affiliation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ore interpersonal discrimination experienced by As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Strengthened ethnic identity and intraracial contact largely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Results from several robustness tests confirm this finding. There is a cost of being Christian for As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52.
153.
内隐自尊的功能:缓冲器,还是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丽  杜建政 《心理科学》2007,30(4):1017-1019
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通过成败操纵来检验内隐自尊的缓冲器假设。研究发现,无论面对成功反馈还是失败反馈,高内隐自尊者对自己的表现均比较满意,且成功时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失败时的满意度;低内隐自尊者面对成功时对自己的表现满意,面对失败时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且二者差异显著。这表明内隐自尊可能并非具有缓冲作用,而是具有滤波作用。较之低内隐自尊者,高内隐自尊者在应对压力或威胁时能够更多地过滤负面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滤波器假设。  相似文献   
154.
杜秀芳 《心理科学》2006,29(2):380-382
外群体同质性是刻板印象研究的一个特例,它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比内群体成员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成员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更少的变异性。目前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对象更为广泛;测量方法多样化;注重对机制的探讨;关注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5.
杜国平  马亮 《哲学动态》2006,3(12):37-41
可拓学是由我国学者自主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以形式化的模型分析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形成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中国科学院权威杂志《科学通报》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可拓学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创立是中国人的骄傲,它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1]经过30年的不断开拓,可拓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我们哲学界也可以积极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拟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可拓逻辑的研究设想,以期能够引起哲学界、逻辑学界对可拓学研究的关注。一可拓逻辑的研究价值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6.
信仰和知识之间的宗教——德里达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小真 《学海》2007,(1):94-102
世界的意义存在于世界之外。——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在今天这个经常以宗教名义各行其是的纷乱世界,如何能够不割断哲学传统进行宗教思考?这是德里达在《信仰与知识》!"中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德里达其实很早就开始对宗教进行思考。宗教问题成为他深入运用他的解构策略的重  相似文献   
157.
158.
杜建政 《心理科学》2007,30(3):766-766,722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艾宾浩斯的这一名言,我们心理学工作者在刚踏入学科门槛之时,就已耳熟能详。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意味着前人对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探讨,卷帙浩繁;心理学虽有一个短期的历史,但其研究领域广泛,内容高度分化,因而流派繁多,理论庞杂。  相似文献   
159.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ttention can be captured by task-irrelevant distract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attentional control settings.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people can establish an attentional control setting (ACS) for a sequence of distinct events.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that question by asking observers to expect a sequence of two colored targets in a specific or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irrelevant distractors that matched either the color of the first expected target or that of the second target captured attention. Thus observers are unable to temporarily suppress the color of the future target in their ACS. However, the temporal order of targets is still useful for guiding attention: Observers were able to abandon the color of the first target and maintain an ACS for the second one as long as there was a sufficient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targets.  相似文献   
160.
本文概述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这一现象的表现为:个体在描述正向或负向行为时,会由于描述对象是否与自己属于同一群体而在描述语言抽象性上存在差异.通过使用固定和自由反应研究范式,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现象在汉语背景下的存在.通过讨论这一偏差现象在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在测量偏见上的应用,指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