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The current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he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ies of self-criticism and dependency prospectively predicted stress genera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articipants included 1,116 adolescents (588 girls and 528 boys), aged 15 to 18 years from rural, urban and ultra-urban mainland China. Participants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and participated in a clinical interview assessing lifetime history of depression. The occurrence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was measured using a contextual-threat interview every 6-months for a total period of 18-month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past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current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self-criticism was prospec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but not non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Dependency also predicted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although only in girls and not boys. In line with previous Western findings, girls reported more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Analyses across 3 levels of urbanization revealed sever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cluding higher reported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in urban girls than urban boys and overall higher levels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in ultra-urban youth. In sum, findings from the current study suggest that the stress generation process may be generalizable to Chinese youth.  相似文献   
152.
研究为探索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随社会年代变迁而改变,运用了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对1993年至2013年38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文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11454名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在该量表上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1)SCL-90的7个因子均值与年代负相关,且不受期刊类型等的影响.20年来,7个因子下降了5%~15%不等.其中,强迫变化最大,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变化明显.这说明,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虽有所波动但整体水平逐步提升,变化幅度大致属于中等程度.(2)当年军费占GDP比值、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与SCL-90部分因子均值负相关显著;5年前的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与7个因子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国防建设的经济投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可能是影响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3.
There is little knowledge available concerning psychopathic traits in Asian adolescents; a lack of a suitabl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psychopathy in Asian societies may account for this. This study aimed to validate a widely used scale in the West — the Antisocial Process Screening Device (APSD) — in Singaporean school-based and at-risk adolescents. Using a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and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two-factor (i.e., grandiose-manipulative/impulsive traits and 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 and three-factor (i.e., grandiose-manipulative traits, impulsivity, and 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 models of the APSD in 1027 school-based and 113 at-risk adolescents. School samples are adolescents from three secondary schools, while at-risk samples are adolescents who manifest different types of delinquent behaviors and are either placed in more structured settings or need closer supervision although they have not violated the law. Gender invariance was further tested in the school-based sample by conducting a multigroup CFA.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the APSD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school-based sample. For the school-based adolescents, the APSD revealed that the three-factor model provided a superior fit over the two-factor model and the factorial invariance across gender.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APSD and aggression and delinquency support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the APSD. As for the at-risk adolescents, both the two- and three-factor models were acceptable, but the two-factor model was preferred as it was parsimonious and it aligned with the conceptu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pathic trait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APSD is a reliable and soun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psychopathic traits in Asian school-based and at-risk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54.
采用问卷法对1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焦虑抑郁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亲子关系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焦虑抑郁;(2)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焦虑抑郁关系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中介路径"父母体罚→同伴侵害→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5.
检验了内部人身份感知(PIS)和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在组织支持感(POS)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采用多样本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2家企业的员工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45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OS对PIS和OBSE有直接的显著影响;(2)同时借助于PIS和OBSE的中介作用对组织认同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Generalized DINA Model(G-DINA)为认知诊断模型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框架,而高阶诊断模型不仅能描述被试的总体水平,还能描述被试对属性的掌握情况(微观的认知状态)以及被试掌握属性与能力的关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可能对实际诊断工作的操作有较大帮助。文章首先对考虑高阶结构的整合性模型——HO-GDINA模型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其参数估计EM算法的实现,并用模拟过程对模型的估计精度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HO-GDINA的EM算法的正确性,并且说明该算法对该模型有较高估计精确度。然后用饱和模型在约束条件下的特殊形式HO-DINA模型对"分数减法"这一经典数据进行EM算法参数估计和具体分析,展示了HO-GDINA在实际情况中的具体使用,并与de la Torre之前用MCMC估计算法得到的研究结果做比较,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HO-GDINA模型的参数估计EM算法在实际情境中的特殊形式下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57.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 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采用行为学实验从两种视角下考察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材料评定的方法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被试更倾向于认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2采用颜色Stroop任务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当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时, 在评价他人为自己利益去欺骗、为他人利益去欺骗以及在特定情境中欺骗倾向上, 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实验3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高自我控制组, 低自我控制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4采用颜色Stroop任务和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控制组,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行欺骗判断时, 相比自我控制资源状况, 个体会优先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欺骗动机或欺骗倾向。在欺骗行为中,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抑制自私动机, 更多的考虑长远利益, 出于自身利益去欺骗的可能性会更小; 自我控制资源充足的个体, 更有可能会经得住诱惑, 自私自利的欺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小。  相似文献   
158.
对过去20年(1994~2013年)间国内有关大五人格测验的研究文献进行信度概化分析。结果表明:(1)检索到的文献中约68.15%存在"信度引入"现象;(2)未加权估计中,A和O的均值最低,N和C的均值最高,国内所得结果均略低于国外(O除外),而后者的变异性略大(E除外);采用α系数效果量方法,在随机效应模型中,N的估计值最高,O和A的估计值最低;(3)回归分析显示,分数均值、量表来源和南北地域差异是N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测验版本和测验记分对E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样本量、文章专业类型和量表来源是O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项目数和样本类型对A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量表来源、项目数、文章专业类型和测验记分是C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9.
本研究旨在考查不同群体(本地、外地)青少年朋友选择的特点,以及跨群体友谊与群际态度的关系,同时考查了群际焦虑在跨群体友谊与群际态度之间的中介作用。905名初中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测量工具包括朋友提名(友谊数量和质量)、群际态度(积极情感与消极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量表。结果发现:(1)在本地与外来学生混合的学校中,跨群体友谊普遍存在,且外地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2)跨群体友谊与更为积极的外群体态度相关联,且这种"友谊效应"只存在于外地学生中;(3)跨群体友谊通过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对群际态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0.
疼痛恐惧是影响和维持慢性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和被试类型情况下, 疼痛恐惧均主要作用于个体对疼痛相关信息的早期注意加工阶段, 表现为注意警觉模式。该注意模式使个体将注意维持在疼痛上, 从而干扰了对非疼信息的注意能力。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可以改善疼痛体验。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任务测量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神经基础, 进一步考察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能否改善慢痛患者的忧郁和功能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