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406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6):1436-1440
结合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采用问卷法,以80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相似文献   
852.
2000-2009年国内心理学论文研究热点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涓 《心理科学》2011,34(5):1209-1215
使用共词分析法,本研究绘制了2000-2004年度和2005-2009年度国内心理学论文所表征的研究领域的战略坐标图,通过提取两个时间段内被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并借助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揭示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学科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实证主义仍是主流研究方法取向、核心成熟的研究类团仍待出现。  相似文献   
853.
再探究不确定状态下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祚军  李纾  房野 《心理科学》2011,34(6):1463-1468
确定事件原则是规范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本研究通过选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构建和修改一系列问题情境来考察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双重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被违背了;而在单一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得以遵循。实验结果支持“基于理由的假设”而不支持“思维惰性假设”。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4.
王小艳  钟毅平  范伟  雷潇 《心理科学》2013,36(4):827-831
采用ERP技术考察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交互作用的时间进程。以汉语“把字句”为实验材料,分别比较句法违例句与双重违例句的LAN和P600效应、语义违例句与双重违例句的N400效应。与句法违例句相比,双重违例句的LAN效应的波幅更负,潜伏期更长,皮层分布更广泛;双重违例句的P600效应出现减弱趋势;双重违例句的N400效应的潜伏期显著长于语义违例句。结果表明,在句子加工的各个阶段,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呈持续交互作用,支持句子的平行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855.
王丽娟  李广政 《心理科学》2014,37(4):998-1001
操作条件下的记忆效果好于语词条件下记忆效果的现象被称为动作记忆SPT效应。以往研究先后提出非策略加工、多通道加工、动作编码及情景整合理论来解释SPT效应,但这些理论解释仍存在矛盾和分歧,并阻碍了当前动作记忆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目前的理论困境,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各理论的核心内容、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矛盾和分歧的原因,并提出应以加工过程与加工对象相结合的视角来建立新的理论模型,以进一步促进实证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856.
基于期望-效价理论探讨了期望(关系修复可能性)和效价(关系重要性)对工作场所排斥后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1采取回忆范式证实了遭遇工作场所排斥后个体将以积极、消极或不作为行为进行应对,而期望和效价对应对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2在研究1基础上,通过情境问卷对期望和效价进行操纵,进一步验证了期望、效价与应对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关系修复可能性越大、关系越重要,个体越倾向以积极而非消极行为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857.
采用单一类型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以往研究中常用的概括化心理疾病词和具体心理疾病词作为心理疾病内隐污名间接测量概念词或类别标签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相较于与积极词配对的任务,两类概念词与消极词(心理疾病态度词)配对的任务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研究表明概括化概念和具体疾病与反映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真实态度的消极词存在更紧密的自动联结,是人们头脑中表征心理疾病的概念词或类别标签,可作为内隐测量中的心理疾病概念词用于污名评估。  相似文献   
858.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策略问卷,对80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的基本状况,以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整体情况良好,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专业适应不良并表现出学习倦怠倾向;专业适应性对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有负向预测作用,并在专业适应性和学习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59.
论生活世界的交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了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而交互主体性又是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的互动中确立的。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二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0.
阅读中文时信息整合的即时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两个实验对中文语篇理解中相关背景信息的激活与整合到底是即时发生抑或延时进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所用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一个目标句,它与局部语境一致,但与前文提供的背景信息冲突或无关。实验一采用自定步速逐行阅读技术,考察了一致性条件以及句子结束的标记(即句号)是否存在对目标句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句子结束的标记是否存在并不影响目标句整合加工的进行。实验二运用眼动追踪技术着重探讨信息整合加工能否在目标句关键区中即时进行,实验条件仍为当前信息与背景信息的一致性,重点考察其对目标句中关键前区、关键区及关键后区的作用。结果表明,自变量的操纵导致关键区中反映初次加工的指标产生可靠的效应。这一结果表明中文语篇理解中整合加工的过程开始得非常迅速,是一个即时引发、而非延时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