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江楠楠  顾海根 《心理科学》2006,29(3):695-697
本研究根据目前广泛认可的因特网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诊断标准自编问卷,调查了上海市6所高校370名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结果表明:(1)自编问卷质量的各指标皆良好,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上海市大学生IAD的发生率大约为8.1%。(3)男生比女生、理科比文科、大二年级比其它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4)上网者每周的上网时间、使用网络工具的数量、上网动机的数量与使用网络的程度相关。(5)IAD者在网络使用的特点上明显不同于非IAD者(N-IAD者)。  相似文献   
152.
方平  陈满琪  姜媛 《心理科学》2006,29(6):1396-1399
情绪启动是探讨情绪和态度自动激活的有效方法,近期其研究范式有了较大的发展,相继产生了经典情绪启动实验、阈下情绪启动实验、向后情绪启动实验以及情绪启动与其他范式相结合的实验等较有影响的研究范式。文章分别梳理了这些范式及其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所采用的范式并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3.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工作记忆状态下脑电能量及皮质联络功能的变化特征。被试为从社区选取的35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34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简单计算回忆方法,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会引起4.0~18.0Hz范围内功率值的改变,且MCI组高于正常对照组;MCI患者在中央、顶、颞叶的半球间相干系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MCI患者可能存在中央、顶、颞叶皮层的功能减退,工作记忆状态下通过代偿机制仍能维持加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4.
蒋影明 《学海》2007,(6):117-120
近十年来,交易成本理论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它既取得了大量成就,但也被困惑包围.笔者认为,由于此理论混淆了两个基本概念"交易成本"与"交易费用",这一错误使整个交易成本理论陷入混乱,也误导了实践,损害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笔者认为,当交易成本是不均匀地配置到每个参与者时,交易就对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遵守规则是理性决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考察了222名大学生和157名老年人进行选择活动时所遵循的规则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选择与老年人相比,具有显著的“不规则”倾向,然而此倾向在老年人中并不存在。在面对假设的超市折扣卡时,大学生的“非规则”选择显示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性,而老年人的“精明”决策进一步证明其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复杂认知能力如判断和推理等在老龄期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6.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visual phonetic perception (lipreading) requires linking perceptual effects to physical stimulus properties. However, the talking face is a highly complex stimulus, affording innumerable possible physical measurements. In the search for isomorphism between stimulus properties and phoneticeffects, second-order isomorphism was examined between theperceptual similarities of video-recorded perceptually identified speech syllables and the physical similarities among the stimuli. Four talkers produced the stimulus syllables comprising 23 initial consonants followed by one of three vowels. Six normal-hearing participants identified the syllables in a visual-only condition. Perceptual stimulus dissimilar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s between stimuli in perceptual spaces obtained vi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Physical stimulus dissimilar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face points recorded in three dimensions by an optical motion capture system. The variance accounted f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ual and the physical dissimilarities was evaluated using both the raw dissimilarities and the weighted dissimilarities. With weighting and the full set of 3-D optical data, the variance accounted for ranged between 46% and 66% across talkers and between 49% and 64% across vowels. The robust second-ord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rse 3-D point representation of visible speech and the perceptual effects suggests that the 3-D point representation is a viable basis for controlled studies of first-ord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sual phonetic perception and physical stimulus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57.
伍晓明  江怡 《哲学动态》2007,(12):27-32
哲学研究的生命在于从习以为常的日常概念中发现问题,从而推进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在这种意义上,哲学研究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伍晓明先生和江怡先生在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番对话,试图通过揭示中国文化中的"天命"概念的哲学意蕴及其与西方哲学的重要差别,说明中西文化在思想出发点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他们对"哲学拓扑学"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特征的认识,并由此开启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8.
159.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本论文专题探讨部派佛教一切有部的涅槃学说。一切有部的涅槃学说建立在关于法的实有学说的基础之上,所谓法的实有,是指宇宙构成成分的实有,每一种实有的成分又包含有不变的法体与刹那的作用。所谓涅槃就是指止灭刹那的作用,达到唯有法性的寂灭状态,或者说是圣者证入法体的解脱状态。有部的涅槃是一种实有自体的存在,这是以法体实有为基础的涅槃概念。有部的涅槃概念又称作择灭无为,而最终的解脱状态又细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本论文对这些与涅槃相关的概念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并指出,一切有部是以脱离现象界的生命,消融于无生命的绝对界为解脱的最终目的,与印度哲学中的解脱论的传统,尤其是胜论学派的解脱论从思想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0.
阎江 《宗教学研究》2007,4(1):159-164
黄大仙民间俗信近世以来在粤港的兴盛离不开地方性社会传说的融入与互动,有着较为独立起源与流变系统的罗浮山黄野人传说是黄大仙信仰在岭南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中介。通过文人笔记、诗文吟咏、地方志载与田野研究,可以看到道教改造、民众臆想及附会创造对野人传说演进的作用,并使得罗浮野人地方性传说成为今天中国黄大仙信仰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