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Despite evidence that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disordered eating, researchers have yet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putative risk factors influence vulnerability for girls versus boys within and across phases of adolescence, particularly in non-Western cultures. In this study, early and middle adolescent samples from China (N = 2,909) completed measures of eating disorder pathology and putative risk factors at baseline and were reassessed 12 months later. Among both younger and older girls, elevations in appearance-focused interactions with friends, negative affect,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predicted increases in symptomatology at follow-up. In contrast, there was more discontinuity in risk factors relevant to samples of boys. Although media and friendship influences contributed to later disturbances among early adolescent boys,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 affect, had stronger effects in the multivariate model for older boys. Implications of finding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a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42.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辛勇  李红  袁加锦 《心理学报》2010,42(3):334-341
以往研究提示,行为抑制控制与视觉情绪加工的神经活动存在交互作用,而视觉材料诱发的正、负情绪如何影响行为控制加工过程尚不清楚。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本研究假设视觉情绪刺激的呈现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85%vs.15%)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偏差刺激由正、负、中三种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情绪图片组成。行为结果发现,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与正性条件,而三类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ERP结果显示,不论效价,在240~300ms与350~550ms两个时间窗口,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行为抑制控制效应显著。在代表行为控制加工的偏差-标准差异波中,在上述两窗口内分别出现显著的N2与P3成分。负性条件下N2及P3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条件;而负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大于而P3波幅显著小于中性条件。相反,正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小于而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条件。因此,本研究从行为与脑电两个层面揭示了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影响:负性情绪减弱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从而导致个体对反应冲突的觉察变慢及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过程更长。相反,正性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肝移植是目前拯救良性终末期肝痛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也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伴随经济的发展、肝脏移植技术的成熟与规范,等待肝移植的庞大人群与供肝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巨大冲突,矛盾的焦点是肝源的紧缺.化解这一困局的方法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即扩大供肝的数量和合理利用好已得到的肝源.  相似文献   
144.
比较两种水化疗法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效果.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水化组(50例)、碳酸氢钠水化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检测患者造影前3天内及造影后第3天、7天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分析三组患者CIN的发病率.结果两水化组CIN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水化组闻CIN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两种水化疗法对CIN的预防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回顾性总结历史上几次世界性甲型流感流行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情况。概述了2009年H1N1流感普通型病例的临床处理。重点阐述2009年H1N1流感重症型病例的高危人群、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特别强调重症型流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及适应证。同时提醒关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46.
时间性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在一段时间后的某个特定的时间(目标时间)执行.文章通过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取向、方法和现有理论模型的回顾,总结出该领域中的三个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47.
对呈现在儿童面前的不熟悉的材料用儿童熟悉的、各不相同的类别标签命名之后,使儿童面临知觉相似和类别冲突的情形下,研究了儿童的归纳推理及其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情形下,5岁儿童的归纳推理主要是基于知觉相似的,7岁儿童基于知觉相似和基于类别的归纳推理之间差异不显著,11岁儿童则主要基于类别进行归纳推理。  相似文献   
148.
采用问卷法,以655名初高中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与不同表露对象以及在不同主题上的自我表露都高于初中生;(2)女生在除身体发育外的6个主题上的自我表露以及与同性最要好朋友的自我表露都高于男生;(3)青少年与最要好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以及在兴趣爱好和身体发育两个主题上的自我表露能显著负向预测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9.
特质研究是心理理论框架中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进行特质推理时对特质信息的利用,是考察其是否拥有完整特质概念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述以往研究可以看到在获得完整的特质概念之前,儿童倾向于运用到特质以外的其他信息做出跨特质范畴的推论,尤其是这些信息比特质信息更加具体明显时。文章概述了六个可能影响到儿童特质推理的信息:情境信息、行为频率、示例频率、效价信息、随意性信息、规则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0.
By means of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 this essay tries to explain the views of Taizhou School on the body so as to apprehend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thought, which is a philosophy that seeks to “establish oneself” and “cultivate oneself” rather than a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