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1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核心信念问卷、反刍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 以汶川地震4年半后的354名中学生为被试, 考察其核心信念挑战、侵入性反刍、主动反刍、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地震4年半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整体水平较高, 其中女生高于男生, 初二学生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 侵入性反刍和主动反刍在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核心信念挑战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 也可以通过侵入性反刍对创伤后成长起负向预测作用、通过主动反刍对创伤后成长起正向预测作用、通过侵入性反刍经主动反刍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在侵入性反刍影响创伤后成长的直接路径上不起调节作用, 但在侵入性反刍经主动反刍对创伤后成长的间接路径上起调节作用, 具体表现为侵入性反刍对主动反刍的正向预测作用随着社会支持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2.
医学知识发现、医学认识能力的形成须有医学方法学的有效支撑,由此,形成了致力于医学知识获取、利用与产出的医学方法学课程.遵从结构决定功能的理念,将医学信息检索、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科研导论等课程构建起医学方法学课程群,形成模块化集成优势,有助于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3.
干预条件性恐惧记忆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个体经历严重应激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 对其治疗的关键是熄灭由创伤应激导致的条件性恐惧记忆。条件性恐惧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恐惧记忆一旦获得后就难以熄灭, 容易复发, 而这一点也是PTSD的关键临床症状表现之一。因此, 如何更好更持久地熄灭恐惧记忆, 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意义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促进恐惧记忆的长久消退和破坏恐惧记忆的再巩固两方面的行为或药理干预及机制进行综述。针对本文所述的几种基础实验处理, 临床上可以研究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疗法。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论述了其哲学根源--现代医学的异化.在界定医学异化的概念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医学异化对医学和医患关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解医学异化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即坚持医学研究"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预防医生人格的进一步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医疗原则;切实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05.
106.
Mark A. Barnett Guy D. Vitaglione Jeffrey S. Bartel Fred W. Sanborn 《Current psychology (New Brunswick, N.J.)》2000,19(2):87-109
In two investigation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eight different young adults (Study 1) and children (Study 2) who
had described (a)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y had offered assistance to another individual and (b) the reason why they had offered
the assistance in that situation. Although other-oriented helpers and their motives were generally rated more favorably than
self-oriented helpers and their motives, participants' evaluations were foun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closeness of the helper-recipient
relationship, the type of help provided (i.e., instrumental vs. expressive), and the participants' gender. A similar pattern
of responses was found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ies 1 and 2) and preadolescent (Study 2)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