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关于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则是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分析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构想,并对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的性质以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2.
比较中国和美国泌尿协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指南,对体格检查,超声检查,IPSS评分,残余尿,尿流率检查等项目的意义进行补充说明,指导泌尿外科医师解决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为下一版指南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3.
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重大课题.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需要系统治理,而其前提条件便是对医学职业潜规则进行伦理学批判,尤其是对与其流行密切相关且收益不浅的群体在认识上进行"去魅",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它的实质与危害即不合理性,如此才有可能谈颠覆问题.  相似文献   
184.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则是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分析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构想,并对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救助制度的性质以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5.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反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反馈指针对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给予学习者的评价性信息。该文阐释了反馈的概念、类型以及反馈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角色,并从反馈的时机与对象、对学习者注意力的引导、学习者认知资源的限制、情感支持等方面分析了有效反馈的特征,最后对反馈研究对我国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意义及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6.
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提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对事件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的知觉而发生系统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反应.具体来说,当知觉事件的距离较远时,人们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高水平解释);当知觉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以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低水平解释).解释水平的这些差异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在远距离条件下,与高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个体的决策和判断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近距离条件下,与低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决策和判断中更受重视.  相似文献   
187.
当代医药文化是科技、经济与人文一体的复杂系统,其伦理精神应当集焦点于人,以实现医药科技为人的基本价值和目的;伦理精神是医药文化内在制度的核心,医药行业的良好秩序依赖于伦理精神及基于它的合理制度。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面临被“解构”的医药文化伦理精神建构更应侧重伦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度与德性共行,共同促进我国当代医药文化伦理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8.
我国的美容业发展到"人造美人"阶段,已经问题成堆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因此,只有认真接受并经得起一系列的人文拷问,进行深刻反思以及合理重建,它才会真正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9.
Life stress related to child bearing has been suggested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maternal depression in vulnerable women who have an insecure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maternal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women as compared to nonpostpartum women. A total of 254 Korean women were recruited from pediatric hospitals, of whom 119 were in the postpartum period.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Both preoccupied and fearful attachment styles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 self‐esteem and higher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but a dismissing attachment style was not related to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severity. Low self‐esteem was found to medi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severity; however, this mediating effect 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insecure attachment style. For preoccupied attachment, the role of self‐esteem as a mediator was observed only in postpartum women, not in nonpostpartum women (moderated mediation). In contrast, for fearful attach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s emerged in both group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complex mechanism behind the link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isk of maternal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90.
以宁波市三种类型六所普通中学为样本,以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为对象,采用问卷评定法,以心理认可度为指标,探讨了普通中学师生对于实施选修课制度的主观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学生和任课教师对宁波市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的心理认可度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选修课学习效果的认可度较低,而教师对学校开展选修课的教学条件的认可度较低,且认为实施选修课制度的外部阻力较大;特色类和融通类学校落实选修课制度的观念性阻力较大;中老年教师对开设选修课的适应性较低.进一步完善选修课制度,需要从教师、学校和政府三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