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27篇
  16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研究选取297名8~12岁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对儿童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及其预测力的年龄差异。研究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来测量被试对同伴的信任分数。采用同伴提名的方式测量同伴的特质可信度分数。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获得同伴的面孔可信度分数。结果发现(1)同伴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均能正向预测儿童的同伴信任,同伴的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越高,儿童对其信任程度也越高。(2)特质和面孔可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同伴的面孔可信度高时,特质可信度对儿童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也更大。(3)特质可信度对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大,而面孔可信度对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不存在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52.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自我控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以及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相关量表对11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睡眠质量问题、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2)自我控制还通过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的单独中介及序列中介,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53.
辱虐管理, 作为负性领导的典型代表, 对员工的心理、行为和绩效乃至组织的发展均会产生显著负性影响。因此, 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辱虐管理是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 以正念为切入点, 系统考察正念在员工应对辱虐管理负性影响以及预防上司辱虐管理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一方面, 采用情境实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干预实验检验员工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上司辱虐管理影响员工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 采用日志研究考察上司正念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 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实验来验证上司正念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 而且还可以随之改善员工的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预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念在辱虐管理研究中的作用, 推进辱虐管理应对和预防研究的发展, 同时对组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54.
认知革命背景下, 依恋研究出现了社会认知转向, 研究兴趣正在从关注依恋个体差异转向差异背后的依恋图式, 研究范式也从观察测量转向以启动为代表的精细测量实验范式。依恋启动实验范式分为安全启动和不安全启动, 启动材料会激活不同依恋图式, 促使个体分别采用安全依恋策略、过度激活或抑制激活策略, 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而这些模式又会调节启动效应, 形成动态的启动反馈回路。未来研究应对依恋图式的成分、结构进一步细化, 关注依恋焦虑与依恋启动的关系, 并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探究依恋启动对后续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5.
藏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但由于秘密的不公开性, 使得藏秘的研究发展缓慢。近年来学界主要关注藏秘的消极影响(如负担感及自我惩罚等), 而对藏秘的积极影响研究(如社会保护及亲社会谎言等)较少。学者们提出了秘密抑制模型、专注模型、持续性思维模型和共享现实理论等来解释消极影响的机制, 并发现通过吐露秘密、发挥创造性、训练情绪标记和自我意识等途径可以应对藏秘的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对藏秘的概念做出更准确统一的界定, 并寻求更精准特定的测量与操纵方式, 探索藏秘的积极结果及影响机制, 深化藏秘的理论研究, 并推动藏秘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6.
With insight from the methodology of phenomenology, Jan Patočka draws multiple meanings from the special front-line experience, including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fringe of death, absolute freedom,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 and solidarity with enemies. The front-line experience is in sharp contrast with daily life experience, and is regarded by Patočka as a continuous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atization toward history. This consciousness, which the front-line experience gives rise to, can be maintained through true care for reality and history. Patočka names this “care for the soul” and regards it as the core of the European spirit. The potential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front-line experience urges Patočka to maintain an eternal fight, and he eventually concludes that it is this eternal fight that brings forth eternal peace.  相似文献   
957.
金雨薇  孙潇  宋耀武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497-2506
具身记忆研究主要探讨身体及其感觉运动过程在记忆中的作用。操纵或限制身体的物理状态、具身特征或可用性,可以影响记忆的效率、效价和内容。其内在机制可以通过编码特异性原理、启动效应、隐喻表征理论和再激活假说进行解释,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基于现有研究与理论的共性,提出具身记忆的感觉运动模拟模型,强调重新激活在具身记忆中的作用,以期在同一框架下说明身体作用于记忆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重新激活的条件。未来亟需在具身记忆的稳定性以及深层机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58.
孙莎莎  李小兵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570-2585
大量研究表明冥想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与幸福感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却严重忽略了对其安全性的考察。目前,我们对冥想各群体(临床人群、修行人、正念冥想指导者、普通练习者及大学生等)不良反应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发生与转化机制等都知之甚少,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这是迫切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重视和严肃对待的伦理问题。国外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冥想不良反应率为8.3%,表现在认知、感知觉、情感、躯体化、意志、自我意识与社会功能等7方面内容的不适或改变,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与行为;冥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练习者、练习、关系及健康行为等4方面的内容。中国文化下本土化研究的开展以及冥想指导者胜任力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分解设计、纵向设计与个人中心取向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59.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给儿童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其影响甚至延续至成年期。然而传统诊断方式难以做到快速、客观、准确的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处理大量变量和数据的新兴方法,逐渐被应用到儿童PTSD的早期预测、识别及辅助诊断等研究中。机器学习凭借其性能、原理等方面的优势,可被应用在儿童PTSD的识别与转归领域。相比自我报告式的诊断,通过机器学习辅助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的过程具有效率高、客观准确、节约资源等独特优势。然而,机器学习也在硬件成本、算法选择和预测准确度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诊断识别儿童PTSD的准确率,并将机器学习算法同传统诊断方法结合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960.
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分属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但又都是人生的正面价值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二者之间不应混淆,却又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审美境界不是纯然客观的形态,而是主体在审美对象召唤下产生的整体性心灵状态,其中包含着道德情感,古人称之为“胸襟”。人的审美活动之所之能臻于“境界”,恰恰是由于有道德价值的介入,否则无法达到境界;道德境界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价值,以“至善”为其核心价值,儒家的“仁”或“诚”等都是达到了至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不是外在的约束而致,而是以内心的自觉来践行来达到,其中包含着精神的幸福感和悦畅感,同时,也有审美的因素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