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3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10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前关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在采用的任务、得到的发现及理论解释上均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且缺乏对此种现象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虽然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心理距离假设来解释相关结果, 但由于对心理距离的实验操纵过于简单, 难以形成解释力较强的理论模型。近年来我们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 直接操纵心理距离比操纵决策者角色和社会距离对诱发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更有效; 决策者个体的自尊水平影响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本质、决策者角色转换引起的心理距离变化及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脑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2.
143.
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改革模式为解决“看病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其目的是促使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医疗联合体纵向下沉, 从而达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居民就诊的合理分流。为了推进我国“医疗联合体”改革模式的发展, 首先分析了医疗联合体的作用和面临的障碍, 然后介绍我国上海、北京、湖北、重庆的“医疗联合体”改革实践模式,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医疗联合体”改革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望对我国这种改革模式的实施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4.
技术创新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样推动现代医学快速进展和持续进步。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够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结合国内外医疗相关技术创新的现况和医院实践,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驱动作用,结合自身实践,从医疗设备技术创新、医学信息技术创新、医学技术创新思维和理念这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为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5.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目前精神障碍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群体人数众多,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而导致其发生的原因,除了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念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缺乏总体规划、资金投入不足、运用低效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鉴于此,提出了精神障碍群体社会保障发展的思路,一是树立家庭、国家、社会责任共担的理念;二是坚持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加大投入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四是加强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法规,以期加强和完善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7.
已有的多感觉整合研究范式多采用不同单通道刺激和双通道刺激随机呈现的方式进行测量。在这种范式中混有通道转换效应, 该效应可能导致多感觉整合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 分析清楚实验范式中通道转换效应的影响因素,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整合测量范式, 是进行多感觉整合研究的一个必要前提。本文首先通过实验一验证了在经典的整合测量范式中通道转换效应的影响方式; 进而, 在实验二中通过控制前后刺激的信号强度的一致性, 分析了通道转换效应的特点。综合分析显示, 通道转换效应是由前一刺激差异所造成的对当前刺激通道加工的注意资源分配和警觉水平的变化所导致。该结果表明, 在多感觉行为测量中, 需先根据前一刺激通道分类后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8.
注意焦点转换是工作记忆中一项重要的执行功能。前人的研究提示视空间画板可能参与言语工作记忆中的注意转换。通过聋生和发音抑制方式探索语音回路子系统受损或受阻后, 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反应模式。采用“三计数”任务, 实验一比较了极重度耳聋学生和健听学生在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效应。结果表明聋生与健听被试在不同记忆子项中转换的反应时间均长于不转换时间。但与健听被试相比, 聋生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正确率降低, 在转换和不转换之间的反应时差别减小, 且转换方向对反应时无影响, 转换方向和转换距离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下行转换时近转换快于远转换, 上行转换时近转换慢于远转换。实验二比较了发音抑制和无抑制条件下的注意转换效应, 发音抑制组在注意焦点转换中表现出与聋生组既类似又存在区别的反应模式。这些结果提示工作记忆的中枢执行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当语音回路功能受阻后, 注意转换仍能借助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得以完成。与暂时性抑制相比, 语音回路功能长期受损后表现出一定的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149.
以往研究表明幼儿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路标等非几何信息,主要依赖几何信息进行再定向。即使能利用路标信息,也只是建立了靶物体与路标之间的直接联结,而不是用于空间再定向。本研究在矩形房间的四角设置颜色不同的档板作为路标线索,以平均年龄为3.5岁的幼儿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几何信息与路标信息同时存在的情形下,幼儿可以整合利用空间中的几何信息与路标信息;即使只有路标信息,幼儿也能依赖路标信息结合左右方位感准确地再定向,这些结果表明幼儿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中的路标信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方位。 相似文献
150.
人类日常动作有两种类型, 一是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作模式, 即感觉运动(sensorimotor)模式; 二是以人们头脑中的观念意图为基础, 由观念引导, 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而执行特定的动作,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动作模式, 即观念运动(ideomotor)模式。观念运动理论(ideomotor theory)所解释的就是以基于意图的动作。该理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一般动作执行与动作模仿领域内的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初步证实了观念运动的理论构想与主要机制:共同编码机制与镜像神经机制。观念运动理论在贯通感知觉与动作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还产生了共享环路模型(shared circuits model, SCM)等新近观点。此外, 观念运动理论还强调了目标和预期的重要地位。未来还需加强对动作与意图之间的通路, 以及动作的本体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