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六十四卦的多种排序之中,传本<周易>卦序、京房八宫卦序和宋人伏羲卦序最为突出.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治易思想:阴阳、五行、图数.易学在传统上被划分为象数与义理两类.通过对三种卦序及其和关思想的研究,我们认识到,易学研究所呈现的实际上是以象致与义理的两分法为经,以<周易>经传文、五行原理与图数的三分法为纬所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学术形态.所谓学术流派之分只是治学特色的区别,学者唯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充分认识易道.  相似文献   
72.
脑岛、杏仁核是疼痛恐惧形成的重要神经网络中心。疼痛恐惧增强了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知觉体验, 进而加剧抑郁、焦虑情绪和功能损伤程度。脑岛、杏仁核、前额皮层和前扣带回是疼痛恐惧影响疼痛知觉的重要神经基础。通过认知方法干预疼痛恐惧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减少功能损伤。未来研究应拓展疼痛恐惧的测量工具,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一步揭示疼痛恐惧影响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知觉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73.
父母网络监管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本研究对41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路径是否受亲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直接效应显示父母网络监管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亲子关系显著调节父母网络监管对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父母网络监管、亲子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74.
等级图形加工半球偏侧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的研究显示,大脑对等级视觉信息的加工有半球偏侧化的现象,左半球有加工局部特征的优势,右半球有加工整体的优势。本研究采用2年级、4年级、6年级和成人4个年龄组的被试,对等级复合图形中的靶子做选择判断,通过单侧呈现来考察整体-局部加工的大脑功能偏侧化发展。结果发现反应时发展呈现从局部优先到整体优先的过程,半球偏侧化发展呈现从无偏侧化到左侧呈现较右侧呈现更强的整体优先。发展的转折点可能在4~6年级(约9岁~12岁)之间。  相似文献   
75.
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 ,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与儿童被同伴喜欢接纳的程度之间具有复杂的、双向作用的关系 ,二者的相关程度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强的趋势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对矛盾的和被忽视群体以及学龄儿童的研究也许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采用让被试选择玩具图片的方法 ,考察儿童在自己的喜好与群体发生冲突时的选择情况 ,试图从文化角度重新解释儿童从众行为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 ,儿童的一般从众行为随年级的增加而减少 ,但与好朋友选择的一致性却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反映了儿童对“关系”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 ,而且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发展趋势是以年级而不以年龄为自变量 ,提示教育可能是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7.
考察3~4岁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中, 补语句法, 语义理解和工作记忆的作用。共有48名幼儿被试接受了错误信念, 补语句法, 皮博迪词汇-图片理解和工作记忆测试。结果表明, 错误信念理解成绩和补语句法测试得分相关和偏相关显著。回归分析表明, 补语句法测试成绩可以显著预测错误信念理解。语义和补语句法能够显著解释错误信念理解成绩的方差变异, 同时补语句法可以解释语义对错误信念理解的作用。本研究支持补语句法在错误信念理解中的独特性作用观点。  相似文献   
78.
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干预研究显示有效阻断口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可阻止或逆转新发生的糖尿病。已完成的临床免疫调节干预研究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有数百项Ⅰ、Ⅱ期临床阶段的干预试验研究在招募或进行中。早期临床试验发现长期服用T细胞抑制剂环孢素A可提高新诊断1型糖尿病的缓解率,但是由于担心其长期服用所致的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终止了其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目前针对1型糖尿病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集中在抗原特异性(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65)、抗原非特异性(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调节治疗和促进β细胞新生等措施方面,这三大类措施的联合应用有可能实现更有效的干预效果和较低的毒副作用。目前针对1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临床研究的现实意义较一、二级预防研究更大,可在较短时间内、花费更少的资金和精力获得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而这些试验的成功更加有利于一、二级1型糖尿病的预防。寻找更准确的1型糖尿病发病预测和评价干预效果的方法是成功探索1型糖尿病干预手段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79.
为了揭示童年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纵向发展关系,以771名小学3、4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了为期2年的纵向追踪。结果表明:(1)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无法持续稳定地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但孤独感可以持续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应对方式既可以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纵向发展,也可以显著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结论: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共同变化关系,两者的发展轨迹均受第三因素——应对方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共情的毕生发展模型表明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维度可能存在发展差异,本研究借助元分析技术考察个体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毕生发展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获取了136项研究和178个独立效应量,共计50606名被试。发表偏差检验表明文献选取不存在发表偏差,异质性检验表明应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个体的共情反应以认知共情为主(Z=5.39,p<0.001)。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不同发展阶段个体的共情反应受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影响存在差异(Qb=73.99,p<0.001)。具体而言,学前期儿童主要以情绪共情为主,儿童中期至成年早期主要以认知共情为主,成年中期至成年晚期主要以情绪共情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