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1篇
  3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本研究采用不同参照语境下的面孔情绪评定任务,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及他人参照对面孔情绪知觉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显示,与他人参照相比,在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的消极语境中的面孔被认为更消极,积极语境中的面孔被认为更积极。ERP的结果显示,相比他人参照,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都能诱发更大的EPN波幅;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对EPN和LPP波幅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在面孔情绪知觉上具有一致性,本研究从他人面孔情绪加工的角度为中国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母亲"成分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12.
目标定向对创造性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创造性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本研究试图探讨目标定向干预对创造性个性的影响。对73名高一学生施以TARGET模式3个月以引导掌握定向的形成;另73名高一学生作为控制组。协方差分析表明,实验组的创造性个性有明显改善;被试实验前的目标定向对实验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前成绩接近定向的倾向较弱的被试其创造性个性的改善较为明显。总之,目标定向干预可导致创造性个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13.
假想伙伴是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约占52%至65%左右。尽管早在上世纪初就存在相关研究,但是直到近二十年它才获得众多学者关注,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总结介绍了假想伙伴的早期背景,以及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并且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14.

为了提高临床药师工作质量,在有限理性视阈下探析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处置、药物重整、患者用药教育等临床决策具有一定的理性特性,但是这种理性属于有限理性。医疗机构决策者应该重视培养临床药师的思维活动过程,重视临床药师投入的沉淀成本;同时,临床药师自身要提高临床决策的满意标准和重视临床决策目的的层级结构关系。通过以上的做法对临床药师队伍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15.
316.
罗新玉  陈睿  高鑫  邹吉林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12,35(6):1289-1293
本研究采用反眼动实验范式,通过BDI和 SDS量表筛选11名抑郁情绪组和12名正常对照组被试,以高兴、中性和悲伤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旨在探讨抑郁情绪大学生对情绪刺激的眼动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眼跳反应时慢于正常组;反朝向眼跳任务中,抑郁情绪组在情绪面孔图片,尤其是悲伤面孔图片上的错误率比正常组高。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加工速度慢于正常个体,且对情绪面孔,尤其对悲伤面孔存在抑制缺陷。  相似文献   
317.
长期以来,关于面孔表情识别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面孔本身的结构特征来进行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面孔表情的识别也会受到其所在的情境背景(如语言文字、身体背景、自然与社会场景等)的影响,特别是在识别表情相似的面孔时,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更大。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近几年关于语言文字、身体动作、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等情境影响个体对面孔表情的识别的有关研究;其次,又分析了文化背景、年龄以及焦虑程度等因素对面孔表情识别情境效应的影响;最后,强调了未来的研究应重视研究儿童被试群体、拓展情绪的类别、关注真实生活中的面孔情绪感知等。  相似文献   
3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瑞  周宵 《应用心理学》2020,(2):99-107
为考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采用自陈式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的1050位普通民众的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及性质、疫情风险感知和焦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当下民众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18.0%,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月收入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负面信息暴露和感知疫情的严重性会增加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正面信息暴露、对疫情熟悉度和可控度的感知可以减少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这些结果说明了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和性质、疫情风险感知是疫情防控当下民众焦虑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9.
The link between violence and suicide is well documented. Previous studies, however, largely rely on cross‐sectional designs or only consider violence as an antecedent of suicide.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iolence and suicide from adolescence into young adulthood. Data were derived from Wave II (1995–1996), Wave III (2001–2002), and Wave IV (2007–2008) of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 8,966). We tested (2011–2013) a series of path analysis models in Mplus to determine the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violence and suicidality. Results from the path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violence and suicidality mutually affect each other from adolescence into young adulthood. We found some evidence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ality and violence was stronger for males compared to females, particularly in early and young adulthood. The current study confirms previous findings by demonstrating that violence is a risk factor for future suicide. We also extended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by demonstrating that a history of suicid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risk for violence.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integrating prevention efforts to reduce violence and suicidality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young adulthood.  相似文献   
320.
芮执俭 《管子学刊》2005,3(3):111-113
“六峜”在中国古籍中仅见于《管子》.对“六峜”一词的解释,近、现代研究《管子》的学者均释为“六法”或“八卦”.本文对“六峜”提出新的释义,指出“六峜”实际上是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始祖”伏羲在“立周天历度”中所创造的对八卦的一种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