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燕良轼  屈卫国 《心理科学》2008,31(6):1427-1430
我国古代应对欲望的学说主要包括:寡欲说、无欲说、除欲说、欲用说、顺欲说、节欲说、导欲说.这些学说之问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对立冲突的,但它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2.
133.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 还是在欺骗行为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 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 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 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相似文献   
134.
135.
学习判断及其准确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未来记忆成绩的预测。产生机制及其准确性是学习判断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理论,试图说明学习判断的机制与准确性。Koriat的线索模型总结了以往的研究发现,加深了人们对学习判断的理解,但该模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6.
8—12岁超常与常态儿童的检测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者采用两种视觉检测时任务,比较了8至12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的检测时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超常组和常态组儿童的检测时都呈现出逐步减小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任务的检测时,两组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但均未表现出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年龄段和检测时任务中,超常组儿童的检测时均显著地快于常态组儿童。通过对两组儿童的检测时发展速率的比较还发现,儿童的检测时发展基本上不受学校知识或经验的影响。另外,两组儿童的检测时和智力测验分数之间都有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7.
因果力比较范式下对效力PC理论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墨耘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2):160-167
在用图形方式集中呈现信息的条件下,用因果力大小比较的实验范式检验效力PC理论。233名大学生被试对不同化学药物影响动物基因变异的能力做大小比较判断。结果发现,对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大小的比较判断具有以下3个特点:(1)不对称性:在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一般符合效力PC理论,而在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一般不符合效力PC理论;(2)在同时变化协变值DP和结果基率P(E|~C)的产生原因条件下,多数被试使用DP规则。这与概率对比模型的预测相一致,而不支持效力PC理论;(3)在固定协变值DP而只变化结果基率P(E|~C)的产生原因条件下,多数被试使用变异比RP规则。这是目前所有的因果推理理论都不能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8.
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独立加工与交互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孔识别功能模型认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是两条独立的并行路径。以往诸多研究者都认可并遵循二者分离的原则。但近期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存在交互作用。首先总结和分析已有的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成果,评述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论争,然后介绍人脸知觉的分布式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实验证据,最后提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多级整合模型,并展望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9.
140.
Previou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metaphorical mappings between physical coldness–warmth and social distance–closeness. Since the concepts of interpersonal warmth are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terms of food-related words in Chinese,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explore whether the concept of raw–cooked food could be unconsciously and automatically mapped onto strangeness–familiarity. After rating the nutritive value of raw or cooked foods,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morphing movies in which their acquaintance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strangers or strangers gradually morphed into acquaintances, and were asked to stop the movies when the combined images became predominantly target fac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unconscious and automatic metaphorical mappings between raw–cooked food and strangeness–familiarity exist. This study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esting whether Chinese people can think about interpersonal familiarity using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raw–cooked food and supports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from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