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恶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恶性肿瘤动物模型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手段。恶性肿瘤的自发肿瘤模型,诱发肿瘤模型和移植肿瘤模型有着各自的机体与外界施加因素之间对立平衡,对界因素逐渐同体所转化和接纳,最终导致肿瘤形成,同时机体也荷瘤。因此,任何影响动物和施加固的条件均可促进和减弱肿瘤形成的起始,进展,结局。就三种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启示呈现出来,并对不同模型特点和选择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2.
秋实 《科学与无神论》2008,(3):41-42,40
女儿:中国地质大学大一学生 妈妈: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 女儿:妈妈,我的辅导员向我介绍了一本书《心灵的自救》(peace in mind)。据说它在美国畅销了50多年。现在国内也很热销。我觉得它特别符合我的想法,好像它解决了我好多关于人生、对社会的看法问题。所以我想让它成为手边书,能经常参照着做。  相似文献   
143.
游旭群  邱香  牛勇 《心理学报》2007,39(2):201-208
采用视觉表象的几何距离扫描任务,通过两个实验首次揭示了视觉表象扫描中的视角大小效应。实验一采用3 (视角:2.7°,5.5°和8.2°) × 3 (扫描距离:0.0cm、0.4cm和0.8cm) 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这种表象前加工因素是否影响心理扫描的问题;实验二采用8 (视角:2.7°,4.1°,5.5°,6.9°,8.2°,9.6°,12.3°和17.1°) × 2 (扫描距离:0.4cm和0.8cm) 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如何影响心理扫描加工过程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视觉表象扫描中,扫描时间会受到表象对应刺激的视角大小影响,即使扫描的几何距离相等,不同视角大小条件下的扫描时间仍存在显著差异;(2)在4°到10°这个视角范围内心理扫描的时间显著短于这个范围之外的扫描时间,6.5°左右是视觉表象扫描的最佳视角。视角大小效应有别于心理扫描的大小效应和距离效应,为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对仪表、图形设计以及棋牌游戏等工作和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我国糖尿病诊断率及治疗达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进展快,治疗现状令人担忧。减轻体重干预糖耐量受损,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环节、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均可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只有重视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针对高危人群重点筛查及干预,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综合治疗,才有可能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5.
2006年12月12~13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召开了近50人的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科学与宗教”,有十几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内容涉及了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对立冲突;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在社会、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等等。专家学者或从基本事实,或从理论渊源,或从  相似文献   
146.
2007年10月13~15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无神论学会等单位与国际探索中心联合,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科学探索与人类福祉"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提升科学精神,建设和谐社  相似文献   
147.
条件推理与概率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7,30(2):301-304
选取6个具体内容的条件命题和1个纯形式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深入探讨了条件推理的认知加工机制。结果发现,大学生被试对四种推理形式的认可程度主要与范畴前提的概率值成正比,条件推理似乎是一种基于概率判断的直觉而高效的认知加工过程,进一步证实了Oaksford(2000)以及Evans(2003)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8.
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对广州市2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考察了广州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幸福感没有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3)外在准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间接的;(4)个体的自我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外界准则等相关,但与外界准则的相关最大。  相似文献   
149.
史滋福  邱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1):181-184
采用生活情境测查任务和经典测查任务探讨了任务情境对青少年贝叶斯推理的影响,以及生活情境测查任务中不同证据信息对青少年贝叶斯判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在生活情境测查任务中,从小学六年级到大学二年级,被试的贝叶斯推理能力稳步缓慢提升(相邻的两个被试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不相邻的两个被试组之间差异更容易达到显著水平),发展没有出现加速期,而经典测查任务情境下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2)贝叶斯推理作为条件概率的判断不仅受任务情境的影响,而且同一任务情境中不同证据信息也会影响贝叶斯判断.当证据信息与先验信念一致时,被试可以充分利用线索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150.
Over the past decade,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retaining bindings in working memory (WM)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than retaining constituent features, focusing on domain-general attention and space-based attention. Recently, we proposed that retaining bindings in WM needs more object-based attention than retaining constituent features (Shen, Huang, & Gao, 2015,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doi: 10.1037/xhp0000018). However, only unitized visual bindings were examined; to establish the role of object-based attention in retaining bindings in WM, more emperical evidence is required. We tested 4 new bindings that had been suggested requiring no more attention than the constituent features in the WM maintenance phase: The two constituent features of binding were stored in different WM modules (cross-module binding, Experiment 1), from auditory and visual modalities (cross-modal binding, Experiment 2), or temporally (cross-time binding, Experiments 3) or spatially (cross-space binding, Experiments 46) separated. In the critical condition, we added a secondary object feature-report task during the delay interval of the change-detection task, such that the secondary task competed for object-based attention with the to-be-memorized stimuli. If more object-based attention is required for retaining bindings than for retaining constituent features, the secondary task should impair the binding performance to a larger degree relative to the performance of constituent features. Indeed, Experiments 16 consistently revealed a significantly larger impairment for bindings than for the constituent features, suggesting that object-based attent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retaining bindings in W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