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麦金太尔是和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罗尔斯等齐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派的中心人物,也是我国学术界熟知的学者.麦金太尔在20世纪的重要影响是从1981年出版名著<追寻美德>开始的.自此至1990年,他又连续发表了<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和<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形成了他对现代西方伦理困境反思的三部曲.1999年,他在70岁高龄又推出了重要新作<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美德>(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Virtue).在这本书中,他从人类生物学形而上学意义上将美德立足于人天生的脆弱性与依赖性存在状态,并赋予美德以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2.
我国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先是对西方的论著进行评介,随后展开独立的理论建构.因为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一个全新的伦理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及其理论内容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对环境伦理学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争论.这种争论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3.
在礼制发达的夏商周时期,作为始祖的黄帝受到隆重祭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黄帝祭祀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宗教意义淡化,而政治和社会意义上升。表现在“黄学”的出现、黄帝被作为天帝之一来祭祀以及把功德作为确定祭祀对象的标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4.
165.
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控制感的内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源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6.
167.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based on the unidimensional variation of gender or age using the Garner’s Selective Attention Paradigm. The task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judge whether there was a mole on a person’s fac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oung participants’ response times were slower when the age or gender of the face stimuli varied, demonstrating that young people, rather than older people, can activate both an age category and a gender category automatically. Meanwhile, all participants’ responses to the old faces were slower than that to the young faces. Females reacted faster than males, demonstrating that females tend to have an advantage for face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68.
自传记忆线索提取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传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的记忆。发展心理学家以生命历程的视野来研究自传记忆的发生、发展、变化是自传记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传记忆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童年期遗忘、回忆高峰、自传记忆近因期。本实验采用 2 (提取方式 :顺时、自由回忆 )× 2 (性别 :男、女 )× 8(年龄 :8个年龄组 )混合设计 ,结果发现 :(1 )顺时提取与自由提取两种提取方式对自传记忆的提取存在年龄差异 ,不仅有提取速度的差异 ,也存在提取内容的差异。 (2 ) 8个年龄段两种提取条件下的平均提取速度具有一致的趋同性 ,呈U型曲线 ,存在自传记忆的回忆高峰。 (3)自传记忆的跨生命历程提取不存在性别差异 ,年龄、性别、提取方式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4) 8个年龄段自传记忆的提取速度、提取内容与个人各年龄的生活主题存在内在关联。 (5)从提取机制支持Conway关于生命历程自传记忆发展的三阶段假设 相似文献
169.
How Do Coworkers “Make the Place”? Examining Coworker Conflict and the Value of Harmony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cross‐cultural/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and coworker conflict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differences for employee effectiveness. Harmony is a central value in China but is less importa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dividual value of harmony may influence Chinese and US employees differently in their response to low levels of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We collected data from employees and their coworkers in China (214 dyads) and the US (301 dyads). There were three major findings. First,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oworker conflict. Second, coworker conflict significantly mediated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in relation to the employee effectiveness variables of task performance, organis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s,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urs. Finally, in the Chinese sample, harmony significantly buffered the indirect effect of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on employee effectiveness via coworker conflict, whereas in the US sample, harmony significantly intensified the indirect effect of coworker interpersonal justice on employee effectiveness via coworker conflict. 相似文献
170.
2004年重庆市新的医疗收费制度实行后,口腔科针对新的收费标准和口腔科治疗项目费用上涨的收费现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方面严格执行新的收费精神,同时采取各种灵活和变通的收费措施,为病人着想,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两年多来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病人和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