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官场迷信现象,这与我们党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有着严重的危害,很多文章对此做出了谴责,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法。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并没有被提及,这就是理论发展。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既是严整的科学理论, 又是崇高的价值追求,这两者是内在统一的。作为  相似文献   
992.
993.
朱耀平 《现代哲学》2020,(1):97-104
胡塞尔的后期判断理论主要是指他于20世纪20年代在弗莱堡大学开设的一系列逻辑学讲座所包含的判断理论。在此之前,在布伦塔诺的影响下,其判断理论的主要论题是判断与表象的关系。他不同意布伦塔诺把判断看成包含表象行为的意识行为,认为表象只是判断行为的一个抽象成分。胡塞尔后期判断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谓词)判断与"(前谓词)经验"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前谓词经验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包含着难以察觉的、容易被忽略的"自我活动",因此不能根据接受性与自发性来区分经验与判断,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在这一点上,它与判断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向前谓词经验的发生学回溯并不意味着把关于个别对象的感性直观作为最后的根基。一切经验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判断都预设了一个由被动的世界存在信念建立起来的地基。这个"世界存在信念"不但不是我的判断行为的结果,反而是一切判断活动及作为其基础的"经验"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4.
应上海道教协会、上海城隍庙邀请,我于2006年10月25日出席了上海城隍庙二期工程竣工神像开光暨上海城隍庙陈莲笙慈善基金成立庆祝典礼。晚上在东方艺术中心歌舞厅,观摩了《钧天玉音》音乐会演出。强大的创作组合和庞大的演出阵容,使整场演出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995.
弗雷泽提出要以参与平等为核心重新界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进一步从承认理论身份模式转向地位模式;从承认的规范一元论转向包含再分配与承认的"视角二元论";从局部的文化正义转向"一元三维"的总体的民主正义.弗雷泽的思想为弥合左派纷争,重新构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做出了努力,反映了霍耐特承认"规范一元论"以后批判理论新的演进动向.  相似文献   
996.
997.
运动中的效能期望、归因和情感反应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Russell的归因维度量表等问卷对被试的效能期望、归因和情感反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效能期望影响着被试运动中的归因和情感反应;所测被试倾向于把运动结果归于个人可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的原因;归因能预测运动后的情感反应,但并非所有的归因维度都与运动后的情感反应有显著性相关;成败结果是影响被试归因和情感反应的重要因素;运动中的效能期望、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98.
Even once children can accurately remember their experiences, they nevertheless struggle to use those memories in flexible new ways—as in when drawing inferences. However, i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as to whether 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observed during both memory formation and inference itself represent a fundamental limitation on children's learning mechanisms, or rather their deployment of suboptimal strategy. Here, 7–9-year-old children (N = 154) and young adults (N = 130) first formed strong memories for initial (AB) associations and then engaged in one of three learning strategies as they viewed overlapping (BC) pairs. We found that being told to integrate—combine ABC during learning—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hildren's ability to explicitly relate the indirectly associated A and C items during inference and protected the underlying pair memories from forgetting. However, this finding contrasted with implicit evidence for memory-to-memory connections: Adults and children both formed A-C links prior to any knowledge of an inference test—yet for children, such links were most apparent when they were told to simply encode BC, not integrate. Moreover, the accessibility of such implicit links differed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dults using them to make explicit inferences but children only doing so for well-established direct AB pai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a lack of integration strategy may explain a large share of 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explicit inference, children and adults nevertheless differ in both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y connect interrelated memories and their ability to later leverage those links to inform flexible behaviours.

Research Highlights

  • Children and adults view AB and BC pairs related through a shared item, B. Thi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learners to connect A–C in memory.
  • Being encouraged to integrate ABC during learning boosted performance on an explicit test of A–C connections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protected from forgetting (children).
  • Children and adults differed in when implicit A–C connections were formed—occurring primarily when told to separately encode BC (children) versus integrate (adults), respectively.
  • Adults used implicit A–C connections to facilitate explicit judgments, while children did not. Our results suggest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learning conditions promoting memory-to-memory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999.
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在人们遵守或者违反规范的行为中,可以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原则.本文提出了社会规范的命题: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规范相对剥夺感、规范需求不平衡、规范的社会成本、规范使用价值、规范的标示性、规范奖赏与惩处、规范的榜样效应、规范遵守的非理性等十个命题.还提出了社会失范的命题:图方便、插队、失范感染、失范累加、失范的"晕轮"效应、失范的隐匿空间、"稻草人"规范、适度压力、规范变动、规范替代等十个命题.  相似文献   
1000.
隋唐时期,中国历史走上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对南北朝以来的道德生活的动荡进行了有力的调整,儒释道三教的鼎立与交融、民族大融合,使得道德生活表现出极大的融合性;而新的文化因素给中原固有文化注入了一股生气,使得隋唐的道德生活显示出独特的开放性;而统治者对自己信心的增强,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问题上,又反映出很大的开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