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2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10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Nosofsky Robert M. Sanders Craig A. Zhu Xiaojin McDaniel Mark A.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19,26(1):48-76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formal exemplar model of categorization, we conduct comparisons of natural-science classification learning across four conditions in... 相似文献
222.
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加纳选择注意范式、鼠标追踪范式等方法,发现亚范畴间的内隐加工具有彼此削弱的特性,外显加工存在交互影响的不对称性和偏差性。动态交互理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今后需更加科学地区分社会范畴加工的各个阶段,凸显内隐和外显加工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研究范式,克服方法异质导致的结果偏差甚至矛盾。 相似文献
223.
采用2(组内变量:量尺大小(25分和9分))×2(组间变量:评分方法(相对和绝对))的混合实验设计探讨评分量表对115名大学生新手评委评分准确性的影响。对于评分准确性,采用Cronbach1955年提出的四个指标,Elevation(EL)、Differential elevation(DE)、Stereotype accuracy(SA)、Differential Accuracy(DA)。结果发现,评分方法只在SA上主效应显著,量尺大小在只在DA上主效应边缘显著,评分方法和量尺大小在DE、SA和DA三个指标上均有交互作用。总体上看,在结构化面试评分中,对于评分准确性,相对评分量表优于绝对评分量表,小量尺量表优于大量尺量表。 相似文献
224.
225.
作者通过实验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对五种充分条件句语义关系知觉对其条件推理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对条件句中前后件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觉理解影响和调节其相应的条件推理的成绩。实验1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存在难易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后件必要性容易知觉,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后件必要性难以知觉。实验2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的难易差异导致被试在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上的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显著高于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对充分条件句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随对后件必要性知觉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26.
旨在通过交叉映射的实验研究范式,证明存在一种独立于知识经验的基于能力的映射转换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瑞文高级推理测验的第二组题确实要难于第一组题;被试在转换题上的得分低于非转换题上的得分,转换题的设计效果明显,且表明是否需要进行心理上的转换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解题成绩;不论题目难度的高低都不影响转换与非转换之间的差异。(2)存在着基于能力的映射转换,并且映射转换能力与析出关系能力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实验可以区分出析出关系能力高、低的被试和转换能力高、低的被试。 相似文献
227.
利用停止信号任务考察了202名一至六年级小学生抑制能力的发展趋势。被试完成一个视觉上的图形判断任务,在25%的试次中,呈现一个声音信号要求被试抑制反应。以无停止信号下的反应时来衡量反应执行能力,用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来衡量反应抑制能力。结果发现,反应抑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五六年级儿童的抑制能力优于三四年级和一二年级学生的抑制能力。对于反应执行能力,三四年级与一二年级没有差异,而五六年级的成绩显著优于其他年级。结果表明,五六年级儿童的反应执行能力和反应抑制能力都有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228.
229.
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心理学公报》、《心理学评论》和《心理学年度评论》三种心理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从2005年到2009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引用率等方面对国际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心理学发展趋势,指出基础/实验心理、社会心理和健康心理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但研究方法、技术发生了根本改变;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与判断、情绪健康等主题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从而启发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加强研究方法和统计的训练,关注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跨学科、多层次整合的研究以及拓展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30.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测试来源记忆的多键范式,探讨不同情绪效价背景下来源提取的认知神经机制。学习阶段,同时呈现汉字和3种效价情绪图片(重叠);测验阶段,只呈现汉字,要求被试进行四键判断:旧字且背景为中性,旧字且背景为正性,旧字且背景为负性,新字。结果发现:在提取阶段,刺激呈现后300~500 ms,3种情绪背景下来源判断正确项目和来源判断错误项目都比新项目诱发了更正的ERPs(即都存在新旧效应),这一结果反映出刺激呈现后300~500 ms 是一个早期的项目提取阶段,它独立于来源提取。并且,在中性背景下,两种新旧效应没有差别;而在正性和负性背景下,来源判断正确项目的新旧效应显著大于来源判断错误项目。说明相比于中性背景,情绪背景下被试可能更早对来源信息产生熟悉感。在500~650 ms,3种情绪背景下都存在来源判断正确项目的新旧效应,在来源判断错误项目和新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来源正确与来源错误有显著的新旧效应差异,但二者在头皮分布上是类似的,这反映了晚期的来源提取过程。同时来源正确的新旧效应在这两个时段有显著不同的头皮分布,表明这两个时段有不同加工过程。另外,在500~650 ms,存在显著的情绪效应,正性背景下正确判断来源诱发的ERPs比中性和负性背景下的更正,而且来源判断错误条件下没有情绪效应。综上所述,来源正确和来源错误可能仅仅反映了大脑激活在量上的不同,并不能推断两者存在质的差异;大脑神经活动的早期不仅反映了对记忆项目的熟悉性,而且也受情绪效应的影响,500 ms之后大脑神经活动反映的是对记忆项目回想的过程,这一回想过程也与情绪效应有关,受到情绪效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