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众所周知,明代有四大高僧。他们分别是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和释智旭。以他们是“出尘体道,以极佛化”的“出类拔萃”者,故有此誉。其中,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三大高僧,又以“久栖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而又谓之明代五台山的著名高僧。所以,《清凉山志》卷三《莲池大师传》中说:  相似文献   
272.

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都“直面”死亡问题,并对死亡的本性、自我与死亡的关系以及他人之死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做出充分回应。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始终“悬临”于此在生存之中的向终结存在的方式,死亡构成了此在最为本己的整体能在,并展现为主体“我-能”的意向性结构。列维纳斯却要打破生存论上的死亡“悬临”,消解主体的“我-能”,并将“向来属我”的死亡孤独转换为伦理学上“异质属他”的死亡责任,由此,死亡不再是此在为自身存在负责的方式而是为“他者”担负责任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273.
患者决策能力对于患者享有临床知情同意权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相关标准主张决策所需的能力水平应该根据决策的结果来调整,单一的决策能力标准是不够的。决策结果带来的风险越大,能力水平要求越高,反之则可以要求较低的能力水平。该主张的伦理本质是不合理家长主义,并且,它意味着对同一决策任务,个体可能只有同意的能力而没有拒绝的能力,因而在经验上也站不住脚。患者决策能力标准仅应根据决策本身的复杂性和难易程度视该决策特性来决定,而独立于患者实际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274.
从理论上概述了各时期监测定义的演变以及相关伦理辩论,列举了公共卫生监测所引发的普遍的伦理问题及适用的主要伦理原则,揭示了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中伦理问题的不同。人权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共同基础,因此,也可能是临床伦理和公共卫生伦理的共同基础。最后,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公共卫生监测中伦理问题的指南》及其他文献列出多种公共卫生伦理标准,试图在实际工作中帮助评估公共卫生监测方案在伦理上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75.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6.
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简式元认知问卷(BQM)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计量学特性。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BQM的结构效度进行交叉检验,结果支持了元记忆和元注意的双因子结构;问卷及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良好;项目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的条目具有良好的分数分布、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BQM分数与负性情绪、执行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关联性也为效标关联效度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上述结果表明BQM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性,可作为青年群体元认知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77.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学说为其主流思想.在儒家内部,"道统"起着划分哲学思想与学术派别界线的作用,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河汾道统"说在北方影响甚大,它促成了北方儒学的繁荣和发展,然而,由于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错误地提出王通及<文中子>为伪,所以使得流传千余年的"河汾道统"说在责伪声中湮没,更有甚者,认为它是哲学史上的笑话.其实,"河汾道统"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上继韩愈,下启朱熹,对儒家发展和传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河汾道统"说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哲学和史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梳理中国哲学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儒家思想发展的主动脉.  相似文献   
278.
以苏州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中的六支优胜团队为研究对象,对每一团队的面对面讨论过程录像.借助Nvivo7.0软件对转录文本进行编码并结合相关量化统计,得出本研究中大学生优胜创业团队内部互动特征如下:(1)讨论过程呈现出高回应性和高问题解决性;(2)澄清式提问与启发式提问无显著差异;所作反馈中,相对简短回答来说,探索性对话比例更高;(3)团队成员以客观事实或逻辑辩护远高于以个人经验或价值观辩护;(4)团队合作情节显著高于个体情节.  相似文献   
279.
郁欣 《世界哲学》2015,(3):14-20,160
由于对《观念Ⅰ》时期胡塞尔根本立场的不完全理解,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的研究起点与研究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式的,这意味着对同感现象学的本质分析将集中于现象学还原以后的纯粹意识领域;另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目标或意图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实在论现象学式的,或者是一种"现象学的实在论"。施泰因从根本上拒绝将构造问题与"观念论"的立场相联,最终,她所发展的就既不是传统的实在论,也不是传统的观念论,而是一种特殊的、温和的先验观念论。  相似文献   
280.
唐代时五台山高僧对佛教音乐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曲谱、歌辞和固定仪式,还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佛教音乐队伍。其特点是:法事仪式集体化,法式仪规程式化,词曲结合规范化,佛教歌曲专业化和艺术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