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2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探讨生活事件、自尊、反刍思维和初中生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68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2)自尊和反刍思维在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生活事件不仅是触发初中生抑郁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且生活事件还会通过影响自尊和经由反刍思维对初中生抑郁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减少和避免生活事件对初中生心理的冲击,增强其自尊水平,调整其负性认知方式是改善和预防初中生抑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本工作采用食物性运动,条件反射方法和慢性微电极记录技术。条件反射实验在9只兔上进行,海马自发放电的实验在22只兔上进行。在9次实验中,30μg的东莨菪碱注入一侧脑室后,条件反射均受到抑制,而吃食则不受影响。注射剂量为45μg时,注射后3—5分,条件反射完全消失,而吃食行为在了次实验中不受影响,在2次实验中稍有减弱,注射后20分钟左右条件反射开始恢复;侧脑室注射40μg的东莨菪碱后,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无明显改变。文中并对抗胆碱药作用于海马抑制条件反射的可能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的外显良心,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C-IAT实验中,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效应显著,且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学段、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 内隐良心与外显良心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论:(1)中学生良心存在积极内隐效应;(2)外显良心和内隐良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自1999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本研究对106篇1998至2015年间采用SCL-90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量表中9个因子的分数均值均与年代呈负相关,年代对各因子变异的解释在4%至16%之间;1998年到2015年这18年来,各因子均值平均下降范围(效果量d)在0.24至0.55个标准差之间,其中强迫、抑郁和精神病3个因子均值变化尤为明显。这表明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状况在缓慢提升。(2)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8年来提高更明显。(3)虽然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各因子历年变化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抑郁和精神病两方面改善略快。此外,普通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贫困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35.
We investigated academic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of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children a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se outcomes and age at adoption, time spent in the adoptive family, and parenting. At two time points (T1 and T2, ~15 months apart), we examined early academic skills (school readiness), and parent-reported behavioral adjustment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adaptive functioning of a sample of 75 children (45.9% boys, mean age?=?5.17 years) adopted from Russia into US families. We also collected parents’ self-assessments of their parenting at T1. Children who were adopted at a younger age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early academic skills. Correlations between age at adoption and other outcomes were overall small and mostly non-significant. However, adoptees’ academic and behavioral progress differed notably in several respects. Specifically, adoptees improved in early academic skills over time, whereas, as a group, their adaptive functioning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remained stabl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Early academic skills were not related to behavioral adjustment at each time point and over time. The time spent in the adoptive family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arly academic skills at T2. Whereas outcomes showed little to no relation to parenting as reported by mother and father separately, higher discrepancie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reports of positive parenting were related to higher levels of behavioral symptoms and lower levels of adaptive skills at T2. These differential results may be explained in part by drawing upon the notion of dissociated domain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and acculturation, outlined in the immigration literature. These results also bring to light the possible importance of between-parent consistency in parenting for adoptees’ behavior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36.
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模型中, 视觉表象认知风格一直被视为单一的结构, 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各种测量方法均存在效度上的缺陷, 导致了研究者对该认知风格模型的普遍质疑。随着对视觉认知加工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对视觉客体表象与视觉空间表象在功能和解剖上的双分离的理解, 为进一步区分表象型认知风格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进而促进了客体-空间表象和言语(Object-Spatial Imagery and Verbal, OSIV)认知风格模型的提出, 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新测量工具(Object-Spatial Imagery and Verbal Questionnaire, OSIV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有力地支持了OSIV认知风格模型。OSIV认知风格模型及其测量为研究人类的认知风格以及视觉认知拓展了新视野。尽管如此, 两种不同视觉表象子系统并存于个体的视觉表象系统中, 因此, 它们分离的原因、相互作用及其与视觉注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护士职业精神是护士从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职业准则及职业风尚的总和。“他者”是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具有不同于“我”的绝对差异性、外在性和独特性。护士与患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我”与“他者”的关系。从“他者”伦理视角探讨护士职业“他者”的精神内涵,通过分析临床中护士“他者”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提出“他者”意识指导下护士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路径:加强职业素养教育、营造人文护理氛围和深化护患沟通实践。  相似文献   
38.
个人成长主动性是个体有意识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倾向, 包括认知倾向和行为倾向两个方面, 由对改变的准备、计划性、利用资源和主动的行为四个维度构成。研究表明, 人格、家庭功能影响到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同时, 个人成长主动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等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 纵观已有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研究, 有关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结构、研究样本、文化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9.
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创伤性经历是导致成年抑郁症易感性增加的高风险因素之一。但早期应激通过何种途径对抑郁发病产生长期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的实验动物研究,从早期应激的动物模型建立、早期应激对成年动物抑郁相关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反应的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进而提出了早期应激并不影响动物的本能行为,但早期应激影响与行为动机和应激应对等认知相关的行为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早期应激是通过增加个体潜在的易患病素质对抑郁症发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0.
7~12岁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主要考察7~12岁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儿童视觉搜索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性别差异不显著;儿童对三种不同视觉刺激材料(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汉字)的视觉搜索的反应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个结果与通常的一些实验结果不同。同时,儿童在视觉搜索过程中,判断刺激出现的反应时均明显短于判断刺激没有出现的反应时;两种判断与左右手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