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4篇
  6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音高空间表征任务、心理旋转任务和音高辨别任务,探讨先天性音乐障碍者音高空间表征能力、心理旋转加工能力和音高辨别能力。结果发现:先天性音乐障碍组音高空间表征任务标准差、心理旋转任务错误率和音高辨别任务错误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 这些结果表明先天性音乐障碍并非音乐特异性障碍,而是音乐相关性障碍。  相似文献   
92.
唐五代禅宗僧侣所使用的语言,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在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用语言中最具特色.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禅宗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禅宗语言重新作了分类和界定,希望有助于澄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于禅宗语言的模糊认识和错乱理解.  相似文献   
93.
针对以往对不同符号形式数字数量表征的ERP研究只应用以反应为原点分段平均分析方法,以及忽略对后期符号效应观察,从而造成对数量表征的考察不完善的状况,本研究利用ERP技术,结合借助潜伏期平移思想的以刺激为原点的分段平均方法,对阿拉伯与汉字小写的两位数数字的数量大小比较任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在编码表征阶段存在差异,ERP结果中符号效应与距离效应无交互作用,但是在距离效应出现的同时仍然存在符号效应,说明不同符号形式数字的数量表征并非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4.
我们通常利用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如视觉、听觉、嗅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信息.为了确保对环境的正确感知,大脑必须把对同一物体特征进行表征的不同感觉信息整合成一致的、稳定的信息.以往的研究证实不同感觉信息之间是以统计最优化的模式结合的.文章首先综述了在贝叶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统计最优化模型以及其行为实验验证方法.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神经成像研究结果和具有生理意义的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95.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memory need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 remembering takes place. In this article, I analyse how functional variations of collective memory across cultures may influence the processes, practices, and outcom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 I then discuss the transitory nature of culture in affecting collective memory across an individual's lifespan as well a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 I borrow recent findings from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effects, and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studying collective memory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the collective, and the culture are treated as a single unit of analysis.  相似文献   
96.
刘万伦  张奇 《应用心理学》2008,14(4):365-370
在多重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即时反馈训练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考查相关维度数量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两种结构的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关维度数量是影响类别学习的重要因素,基于规则单维度结构的学习显著优于信息整合结构和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的学习,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的学习与信息整合结构的学习没有显著差异.(2)反应策略受到规则复杂性的影响,当类别结构中隐含的规则比较简单时,学习者使用规则策略;当类别结构中隐含的规则比较复杂时,学习者难以掌握规则,就会使用相似性策略.研究结果支持"难度观",而不支持多重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97.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Knowledg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Although a great deal of work in the past decades has shown cultural variations in self-knowledge among adults, not until recently have researchers started to examin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that give rise to the variations. I discuss our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wo kinds of self-knowledge: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nd self-concept.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develop culture-specific self-knowledge early in life; the two kinds of self-knowledge reinforce each other at both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levels; and early narrative practic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resource from which children draw cultural views about the self to incorporate into their self-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ing.  相似文献   
98.
管理培训背景下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祁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6,29(3):614-617,579
本研究以适应性绩效理论为基础,在上海、北京、广州、浙江、江苏、重庆等地用问卷调查了十多个企业的管理培训实施情况,得到了334个有效样本。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得到了管理培训背景下的四因素适应性绩效结构模型,四个因素分别被命名为:压力和应急处理、创新解决问题、岗位持续学习以及人际和文化适应。该适应性绩效结构为管理培训评估研究中效标的确定提供了新思路。最后讨论了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王齐 《哲学动态》2007,1(8):49-52
解读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常会遭遇到一种尴尬:刚刚觉得可以对他的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的时候,一下笔就觉得不尽其然,有时甚至觉得蛮不是那么回事儿。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克尔凯郭尔作品的复调式结构及其所带来的意义的多重性,也许最能说明这种阅读困境的就是对克尔凯郭尔的成名之作E ither/Or的解读。在此我甚至无法下决心为该书的标题寻找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汉语译名,我无法在常见的译名“非此即彼”和“或此或彼”之间做出选择。E ither/Or发表于1843年,它是一部与传统的哲学著作风格迥异的作品,其内容庞杂而费解。克尔凯郭…  相似文献   
100.
We describe our ongoing program of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contextualized personality, focusing on social roles and cultural cues as contextual factors. First, we present our research employing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approach, wherein participants are asked to rate explicitly their personality across several different roles. We argue that this hypothetical approach is potentially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stereotypes,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We therefor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novel and subtle assessment procedures that are based on obtaining online self-representations that are activated while occupying a specific context. Finally,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all four approaches, as well a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contextualized persona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